“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輝,砯崖轉石萬壑雷!”
這是青蓮劍仙李太白,對蜀道奇駿景象的評價,倒也顯得十分的貼切。
荒涼的古蜀道上,遠遠地走過來一個少年。那少年不過十六七歲,一身落魄書生打扮,面容十分的英俊。劍眉星目,明亮如鏡地眼睛,充滿了神采,十分地吸引人。
這少年給人的第一感覺,是一個文弱的書生,一副人畜無害之模樣。但看似人畜無害,實則只有他知道自己體內藏有何等恐怖之力量!
就是不知道他從何處來,歸往何處?
這個少年便是與玄微分別的陳九泰了。
偌大地修真界,陳九泰人生地不熟,因此很有必要去找一個地方打探一下情況,看了一眼路旁的小茶鋪,陳九泰臉上帶著和煦地笑容,慢慢的走了過去。
修道練氣,對於資質具有有一定的要求,不是所有的人都具有仙緣。雖然修真界中修真者眾多,但更多的則是一些普通凡人,因此也導致一部分修真者在世人面前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態度,對於凡人生殺奪予,不過這畢竟是少數。
那茶鋪裡,只有三五張上了年份的桌子與幾具實木凳子。雖然很是簡陋,但卻勝在乾淨整潔。店家是位六旬左右腰背佝僂的貧苦老人,一臉的滄桑。
此時在店裡打尖歇腳的有三人,一個是位中年粗布麻衣打柴的農夫,
另一外一個濃眉大眼,是身著青色長袍,攜著一把砍骨刀的少年。那少年大約十三四歲,雖然年齡尚小,但卻一臉的堅毅之色。望向身後的少女眼中不時露出一抹擔憂。
其身後是一位十一二歲的少女,那少女容顏秀麗,但卻面色蒼白,身形單薄,一副柔柔弱弱的樣子,似有隱疾在身。
見陳九泰打量過來,不禁露出一副害羞的小鹿一般模樣,可愛之間卻又惹人憐惜。
陳九泰隨便找了張桌子坐下,對著那店家道:“老丈,小子冒昧地問一下,這裡是何地界?”
陳九泰話一出口,便引得那個面容堅毅的少年地注意,堅毅的臉上露出一抹驚奇之色,不過並未言語。
聞言,那老丈道:
“公子,這裡便是蜀山地界,您也是前往蜀山仙門?
自十年一次仙門招收弟子,便有許多和您一般年齡的公子到這邊兒,小老兒的茶館的生意也因此便好上了許多。
不過不知為何今年來的人比往年少了許多,卻是不知何故?……”
那老丈嘰裡咕嚕說個不停,好似很久沒和別人說過話了。
陳九泰也樂得傾聽,老丈這番話也讓陳九泰對周圍形勢有了個瞭解。
最後那老丈又指著茶館外面的山,說道:“沿著此山所在的方向,往東再行路十里,便是蜀山仙門之位置了!”
“小子謝過老丈了!”
陳九泰道。
“不敢不敢,公子折煞老兒了,公子您慢用。”
……
陳九泰端著手中地陶瓷碗悠哉地品著茶嗎,望著天邊的流雲,吊著二郎腿,倒也是很愜意,真是妙啊!
就在這時,那少年起身走了過來,少女亦步亦趨緊隨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