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佈局了大半年,天庭潛藏了大半年,太明集團的隨身聽質量會不過關嗎?說出來盛田昭夫自己都不信。
那不是在小看敵人,而是在拿自己當傻子,自欺欺人罷了。
索尼隨身聽會在下個月末完成量產,會在一個半月後銷往全世界。
然而!!
深耕了大半年的市場,使用者早已對隨身聽極具期待,等一個半月後索尼隨身聽面向市場,怕是市場份額早已被太明集團吃幹抹淨。
索尼必須在太明集團的殘渣剩飯中,嘗試隨身聽是否還有回本的空間。
畢竟,從去年3月專案成立,並以此渴望打入電子製造業享受轉型紅利,索尼為隨身聽付出了太多太多心血。
如今專利技術也買了,專案也已經研究成功,從事生產的機器和工人也都各就各位,剛準備大幹一場便迎來一盆冷水潑下。
一旦處理不好,很可能走上50年代初"黑白電視"的滑鐵盧,徹底將公司推向破產的邊緣。
井深大憑藉"特麗瓏”,才將索尼從破產的邊緣拉了回來,耗時3年還清貸款開始重新發展,卻也浪費了十數年的光陰。
<ax磁帶格式)讓索尼重回巔峰。<ax不僅是索尼的蛋糕,同樣也是松下的揺錢樹,至此埋下松下與索尼鬥爭的導火索。
隨身聽不僅是索尼脫離松下的王牌,更是讓索尼重回巔峰的希望所在。
然而,就在盛田昭夫信心滿滿之際,這份希望竟然在驟然間充滿變數,換做是誰心情都不可能會好。
直到下屬飛奔到商場,以索尼的名義強行買下一臺隨身聽,交到盛田昭夫手上仔細研究過後,滿腔熱血瞬間變得冷冰近乎凍結。
以這等工藝和售價,即使索尼隨身聽面世,也沒有與之一較長短的能力。
這項傾盡索尼一年心血的專案,完了...
一臺普通版隨身聽售價200美元,真的談不上便宜,但銷量卻以令人膛目結舌的速度迅速佔領空白市場。
首批發行到歐洲的30萬臺隨身聽,居然比美利堅的30萬臺更快售罄,到底是舊世界"大老爺們"個個都是有錢人吶。
幾乎是售罄訊息傳回香江的瞬間,太明集團立刻對歐洲市場進行補貨10萬臺,作為兄弟公司的太古集團,旗下貨機早就加班加點嚴陣以待,這才算是站穩了歐洲的空白市場。
只是...
隨身聽在島國的銷售卻沒有達到預期,首批發行的15萬臺直接頂死,沒個十天半個月島國市場怕是消化不了。
目前島國的金融泡沫,還沒有達到最膨脹的時期,沒有一張嘴就要買下半個美利堅的口氣,還需要多方勢力聯手加油鼓氣才是。
吃水不忘挖井人,一人難唱獨板腔!!
非常感謝索尼公司的大力支援,在世界各大主流媒體面前宣傳,這才使得太明集團能夠不費吹灰之力佔領市場。
否則
單是讓這個時代的人們,瞭解"隨身聽"是個什麼概念,"耳機文化"到底是什麼,聽著自己喜歡的歌不打擾別人是一種怎樣的美德,便需要天庭耗費大量精力和時間去調節市場。
有道是:種地容易開荒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