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無論是港府還是新府,都沒有天庭的動作快,在達成交易的過程便已經加緊刊印報紙,旗下電視臺同樣播出有關新聞報道。
一時間,天庭聲威裕隆,強勢擠下怡和登頂香江最大財團。
只是香江頂層都清楚,天庭只是在財富方面超過怡和,在社會影響力仍是底蘊不足,但也相信天庭得到這筆鉅款後將會實力暴漲。
從新府黃金交易所撕下一塊血淋淋的肉塊,兩頭巨鱷便迫不及待湧來分食。
儘管這塊肉是天庭從新府身上撕裂來的,可其它巨鱷又哪裡管是誰捕獲的獵物?誰吃下肚子裡就是誰的。
平均430美元成本以780美元結算,每盎司賺取利潤355美元,800萬盎司的訂單即是28.4億美元盈利,讓昂揚向上的新府狠狠栽了個大跟頭。
付出28.4億美元的代價還不夠,新府黃金交易所必須接受天庭入股,否則每盎司355美元的虧損顯然是不夠的。
新府黃金交易所必須由新府控股,能夠交予的僅有49,決計不會超過50,這是新府的底線。
但是!!
新府同意入股黃金交易所的前提,是天庭當即完成黃金期貨交割為代價,也就是說49股權是歸屬於天庭一方。
只是天庭畢竟是底蘊太薄,即使能夠入股新府黃金交易所,也沒有龐大的政治與經濟力量保護自身安全,這才需要港府和滙豐的介入。
三方商討分割49股權,如何分配,是個問題。
剛剛交割28.4億美元,天庭吃得肚大體圓,對錢財並沒有那麼熱衷,需要的是將這筆鉅款轉化為影響力,就看港府與滙豐能夠付出什麼代價交換。
香江立法會大樓頂層!!
正常情況下以林鋒的社會地位,是可以拿到立法委員之位的,但卻受限於年齡倒是不用來打卡上班,也不需要參與商議香江經濟發展道路。
但由於天庭勢力愈發強大,即使沒有立法委員的職位在身,林鋒也可以成為座上賓。
所謂的立法委員,不過是個名號,有沒有這個名號的意義並不大,經濟實力與社會影響力達到一定程度即可獲得相應的權力。
如今,香江最具有影響力的三人會面,秘書泡了壺茶便匆匆離去,英倫人對紅茶的喜愛並不弱於華人對綠茶的熱衷。
沉寂片刻,麥理浩開口道:"港府索要新府黃金交易所30,作為回報允許天庭入股港府黃金交易所10。”
新府交易所已經成立一年,具有一定的經濟規模及影響力,但港府交易所卻還沒有組建完畢,聽起來倒像是麥理浩在以勢壓人。
然而,情況卻並不完全如此。
香江背後的英倫是玩資本的祖宗,倫敦也超過紐約是全球最大黃金交易所,港府成立交易所必然會與倫敦交易所直接掛鉤。
又或者說,港府交易所本就是倫敦交易所在亞洲的橋頭堡,與紐約交易所也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所以,儘管港府交易所尚未組建,未來的成就已然不是新府交易所可比的。
喜歡重生95大亨請大家收藏:()重生95大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