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濟會正式會員需要再模擬一次"西貢“阿比夫之死"的啟蒙儀式,象徵性"死亡"然後"復活",這個級別的儀式也是所有共濟會禮儀中最為重要的一個。
"那真是可惜了呢!"
既然林鋒能這樣準確的說出來,便代表對共濟會擁有足夠了解,算是直言拒絕加入共濟會。
林鋒笑了笑道:"是我年齡還小,不適合“
無論共濟會的本質如何,加入其中都不適合天庭的發展。
天庭既然想要崛起,勢必要佔據更多的資源,擴充與他人爭奪影響力。
屆時,與同屬共濟會的成員爭搶,或是搶奪本就屬於共濟會成員的影響力該怎麼算?到時會不會有一大票共濟會成員跳出來阻礙。
遠的不說,單是與利效和的競爭怎麼算?這位共濟會總導師不跳出來拉偏架?
天庭的崛起可是連同屬華資的李嘉成都打,潮汕幫賴以生存的玩具行業更要入侵,共濟會的情分在林鋒心目中更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利銘責不動聲色的飲茶,小眼睛卻在不斷打量著林鋒,眼中兇光閃爍卻又透露出幾分忌憚一去足有十天,北上的隊伍終於歸來。
這次前往京都可謂是收穫滿滿,讓心向內地的港商信心十足。
改革開放需要一個過程,哪些方面可以開放,哪些方面開放後有弊端,都需要時間和經驗緩慢去見證。
香江的發展趨勢,已經逐漸從製造業向金融服務轉型,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點粵省已經做好充分準備接手製造業,將內地強大的人力資源轉換為生產力。
隨著香江經濟愈發繁榮,普通工資從去年年底的300驟然提升到450巷幣,一些產業註定要流向人工成本更低的地區。
可以說製造業從香江流向內地,已然是大勢所趨。
此時!!
一條訊息震驚了北上歸來的隊伍...
經石油危機一戰,天庭證券獲利6億美元,並強勢完成傳媒閉環。
訊息如狂風般席捲整個香江,普通人根本難以想象一個月內,獲利6億美元到底是個什麼概念,此次期貨交易足以寫進香江經濟史冊。
然而,香江頂層更為在意的是天庭傳媒的閉環,至此這片土地上迎來的一位新的玩家。
七家銀行、五家證券以及各方海外機構,如約與天庭證券交割訂單,只是輪到恆隆銀行卻卡住了環節。
由於其經營不善,恆隆銀行出現不少呆帳壞賬,此次石油危機到來的小型擠兌風潮,更是讓恆隆銀行受到重創。
儘管港府積極努力穩定巷幣的匯率,可巷幣哪兒有與價格暴漲的所有掛鉤美元更保險?巷幣短時間內走低已然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與此同時!!
天庭通訊社七天內連續攻擊恆隆銀行,透過滙豐與高盛的一手資料,大肆報道恆隆銀行出現的呆帳壞賬,好似恆隆銀行就要玩完了一樣。
事實證明,恆隆銀行確實存在問題,但卻遠沒有天庭通訊社報道那般"嚴重",偏偏報道都是事實即使控告也是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