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利用廢報紙印刷,新月報根本無從反駁,因為這件事本就是事實。
這就是傳媒引導輿論的力量!!
美利堅有家大型啤酒公司,廣告標題詞是:每一瓶啤酒在灌裝之前,都要經過高溫純氧的吹制,才能保證口感的清烈。
廣告標題一出,頓時引來同行們的嘲笑,這根本就是啤酒生產的標準工藝,所有的啤酒都要經過吹制,沒有純氧的吹制啤酒在罐裝裡面就直接壞掉了。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家美利堅啤酒居然因此大賣特賣,所有啤酒廠商都看傻了眼。
但問題是,為什麼這份啤酒卻成功了呢?
道理很簡單…
因為消費者對啤酒釀造工藝,並不瞭解!!
在這個萬物沒有互聯的時代,即使發達如美利堅一樣,人們同樣存在綜合資訊量不足的情況,對一些亂七八糟毫無用處的知識更是沒有心思去了解。
只知道,這家啤酒貌似非常好,居然用純氧來吹制啤酒,"只是”為了保證啤酒清冽的口感。
不會去想知道,為什麼這家啤酒會用純氧吹制,也就不會知道事實上所有啤酒都是這樣製造的。
這也導致了一種現象,那就是人們更傾向於自己所相信的存在,也是這個時代教會林鋒的道理。
反之亦然!!
所有報紙幾乎都是用廢報打成紙漿,利用工藝清除掉墨水後再次進行印刷,因為原木紙漿的成本太高,廢報紙漿印刷是非常合格的產品。
但是...香江市民會這麼認為嗎?
就連美利堅這個喜好喝酒到頒佈"禁酒令"的國度,民眾都不會深切瞭解啤酒的釀造工藝。
香江看英文報紙的鬼佬,看到利用廢報第二甚至多次印刷的報紙,下意識便會覺得手上的報紙"不乾淨"。
這種事情新月報根本無法解釋,也根本無法解釋的清。
沒有萬物互聯的時代,人們獲取外界資訊的方式十分有限,下意識便會認為自己所認知的事物。
反過來,又有多少人看到這條標題,會親自到報紙印刷廠調取事實真相呢?
當然!!
正如其它啤酒廠的廣告詞,不會宣揚"我們也是”,"我們的釀造工藝也是純氧”那般傻到透頂。
新月報同樣不會發文叫喊,天庭通訊社也是用廢報二次印刷,那樣會顯得像個小孩子般無理取鬧。
新月報更不敢叫囂,所有報紙都是用廢報印刷,那樣會一杆子打翻一船的人,其結果便是遭到一眾報社的圍攻…
滙豐銀行內,大班沈弼感嘆道;"天庭通訊社擴張的速度這麼快了嗎?看著林生有時真覺得自己老了“
"您過獎了!"
林鋒飲過杯茶再次問道:"不知沈生能否幫我這次忙呢?”
南華早報股權結構複雜,其中滙豐銀行佔股32毫無疑問是最大股東,此外怡和財團佔股不明為第二大股東,再就是散落在股市中36的股份。
要說這南華早報,在後世可謂是幾經輾轉。
87年被新聞集團傳媒大亨默多克吞下,私有化三年之後重新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