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又屬九龍倉最為臃腫不堪,相對而言體量較小股價卻異常低落,被華資打上主意是遲早的事。
"另外,作為率先向英資發起挑戰的李嘉成,這個人可謂是野心勃勃的很,由他搶先動手我也一點都不奇怪。”
與林鋒的手衝咖啡不同,伯內特將子彈杯中的濃縮咖啡一飲而盡,再端起水杯抿了口往下壓一壓。
從林鋒的侃侃而談,伯內特聽到了令他感到驚歎的言詞。
臃腫不堪的九龍倉倒也沒什麼,已然是眾人皆知的事情,只是忌憚英資怡和財團不敢出手罷了。
林鋒能猜到是李嘉成動手也不奇怪,關於那位的野心勃勃與不擇手段,高盛也算了解一些。
令伯內特感到震驚是林鋒的言詞語句,像是遊離於英資與華資之外,彷彿是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俯視著英資與華資間的爭鬥。
要知道!!
香江特殊的地理位置,還有特殊的經濟環境,以及特殊的發展趨勢和時代,才造成如今華資向英資發起復仇的時刻。
隨著97將近,雙方態度不明,敏感的英資財團已經感受到風雨欲來的態勢,正因如此華資才敢於向"宗主國”的財團發起挑戰。
就在香江如此關鍵的歷史性時刻,近乎所有華資竭盡磨刀霍霍,只等待祖國母親表態向英資揮下屠刀。
作為新興崛起的天庭系,儘管體量沒能達到參戰的主力水平,又怎麼能以這種態度面對這樣的時刻?
見伯內特不說話,林鋒也沒有解釋更多,默默的笑了笑問道:"這次盈利多少?”"一億八千萬巷幣!"伯內特如實回答道。
當初透過滙豐將三百萬巷幣十倍槓桿,放大到3000萬巷幣收購青州英泥,價值1400萬14的股票份額。
再利用青州英泥14的股票,置換2.3長江實業價值2600萬的股票份額,並趁著股價上漲之際將股票拋售,共獲利2500萬巷幣。
轉而將2500萬交由高盛,透過十倍槓桿放大成兩億五千萬巷幣,收購九龍倉股票是1314元每股,現在卻是30元巷幣每股全部拋售。
經過連續倒手,連續十倍槓桿,從當初的三百萬短短四個多月的時間,滾雪球般滾到了一億八千萬的實際收益。
金融...不可謂不是合法掠奪的利器!!
現代幾乎沒有了血腥掠奪財富的機會,金融便成了財富再分配掠奪資本的途徑。
只是,金融是把雙刃劍。
在利用金融合法掠奪別人的同時,別人也可以合理的利用金融進行反掠奪。
林鋒自知不是什麼天才,更不是所謂的金融股神,他只是有關於未來節點的記憶,這才是他最寶貴的財富,而非瞬息萬變的金融。仟仟尛哾
"林生,您看這筆錢,是打到您公司的賬上,還是留在高盛繼續收購其它公司的股票?”伯內特略微心動的問道。
從青州英泥到九龍倉,林鋒在金融領域僅僅出手兩次,毫無疑問全部都大獲成功。如今,這筆資金赫然已經達到一億八千萬巷幣,再透過十倍槓桿的話也會成為一條的金融大鱷,或許高盛可以再跟著撕下一塊肉來。
"打到天庭玩具廠的賬上吧!這筆錢我還有用!"林鋒想了想說道。
一直透過金融打野,掠奪財富終究不實。
只有將財富轉換成影響力和優質企業,那才算是真正的實力,放到賬面上不過是一筆數字而已。
聽到林鋒有退卻之意,伯內特不禁兩眼一懵逼,對於金融快速掠奪財富的力量,嘗過甜頭的人絕對會上癮,絕不會如此從容撤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