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鋒在來拜訪這位大班之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
這位自48年從軍旅退役來入職滙豐銀行,先後在新加坡、日島滙豐分行工作過數年,1971年任總經理,逐步升遷。
77年被委任為滙豐銀行董事長,直至今時今日,滙豐銀行在他的帶領下達到了巔峰時期。
這個米國佬不看重血脈,只注重滙豐的利益,看好李嘉成在商業上的潛力,可以毫無顧忌的促成他收購青州英泥,拋棄原本持有青州英泥的本國公民。
嚴格意義上來講,沈弼與李嘉成是同一種人,只看重利益不在乎其它,這也是資本家與企業家之間的區別。
只要能賦予對方足夠的利益,本土公民的利益都可以捨棄。
這對於滙豐銀行來說,無異於是最好的大班,但對於米國公民來講,沈弼就是個徹頭徹尾的"英奸”。
當然,外界如何評論自己,沈弼一點都不在乎,他唯一在乎的就是自己臀部下面的這把交椅,對得起股東和股民便可以了。
對於這種徹頭徹尾的資本家,林鋒還是非常喜歡的,乾淨且純粹有錢就能辦成事。
林鋒便直言不諱的講道:"這次拜訪沈生,是希望能促成一件事,香江麗的呼聲的廣播電臺!!"
聞言,沈弼目光一凜。
果不其然!!
這位創下奇蹟般的少年,追求的事業始終都是傳媒領域。
麗的呼聲...
是20年在米國成立的一家電臺,主要接收大氣電波訊號與電臺轉播,49年在香江成立子公司香江麗的呼聲,於57年成立麗的映聲成為香江及遠東地區第一家電視臺。
但是...
於73年香江麗的呼聲,便停止了電臺廣播的業務,公司也更名為香江麗的電視有限公司,是一家已然做高地位退出電臺領域的公司。
現在,舊事重提。
沈弼立刻明白了林鋒的打算,這位年輕的報業大亨也是夠難的,無法切入電臺領域便將注意打在了一家已經取消業務的公司身上。
不過,這也讓沈弼看到了,林鋒妄圖在傳媒領域更進一步的決心。
縱然有千難萬難,也要在傳媒領域打下一片天。
只是...沈弼看向林鋒的眼神變了。
明明有更賺錢的專案可以做,報業也足以庇護自身產業,就一定要追求傳媒閉環嗎?
沉默許久,沈弼審視著林鋒問道:"就一定要追求傳媒閉環嗎?”
歷經戰火洗禮後,又在麥理浩的強勢雷霆打壓下,時局穩定的香江可謂是百業待興,與寒國、寶島、新加波已然有了"亞洲四小龍亞洲四虎"的名號,幹什麼不好非要盯緊這不賺錢的傳媒?
沈弼不相信林鋒看不清時局,從他所作所為便能看出其穩紮穩打的個性,像個"老銀幣"似的深謀遠慮絲毫不顯心急。
所以,沈弼非常想要知道,林鋒對傳媒如此鍥而不捨,究竟特麼是想幹什麼?
"我覺得…報業的池水仍然太小,掌控輿論的手段終究不如電視臺,而且我也非常看好未來電視臺的發展。畢竟..“現在有衛星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