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蕭兵乙的意氣風發,胡仙兒仍然態度高傲的懶得理會他,只把目光投向林鋒的身上。
還翻看個屁的股權證明,早就有心理準備了。
林鋒知道她是想找主事之人,踱步上前介紹道:"這位是天庭報業的總編蕭兵乙,以後由他來掌管星島日報。”
胡仙兒頓時一愣...緊跟著的勃然大怒!!
居然是這個蕭兵乙入職星島日報?從此以後她就需要向這傢伙彙報工作了?林鋒居然連懶得到星島日報掛個職位?
"林生這麼忙嗎?花費三億巷幣才收購的公司,都不想親自管了嗎?"胡仙兒冷聲諷刺道。
將整個天庭報業的股份抵押,才換取到星島日報一半的股權,林鋒付出的代價不可謂不大。
然而!!
付出這樣的代價,自己居然都懶得管理?簡直聞所未聞。
"報業...只是我追求的一部分!"
林鋒懶得與胡仙兒糾纏,直步走入星島日報的大門,一眾星島日報的員工望著這位年輕到不像話的新老闆,全員寂靜無聲讓出一條道來。
報業,真的只是一部分。
近三個月的付出,甚至還搭上天庭影業與天庭玩具廠以及九龍倉的股票質押,玩到現在淨資產居然還是負數。
雖然得到了星島日報半數的股權,可任誰都知道星島日報根本不值六億巷幣,林鋒手中半數的股權能有一億巷幣就不錯了。
賺錢,當然重要。
但林鋒更知道,沒有足夠的影響力,錢財只不過是一串數字而已,單憑匯率和通脹就能在不知不覺中被稀釋。
在未來,雖然網際網路的大亨聲名顯赫,但在抗擊突變的能力遠遠不及實業大亨。
報業,也是如此。
所以林鋒才會選擇報業,作為打下根基的堅定基礎,不會讓未來的建設成為空中樓閣,看似龐大無比卻扛不住一絲打擊。
報業對於整個胡家來說,是可以奮鬥終生的事業,所以才會落入林鋒的算計。
或許,胡仙兒早就想到了是個圈套,只可惜在畢生的追求僅是臨門一腳之際,被巨大的功利心迷失了雙眼。
反觀林鋒則完全沒有這種心態,即使失敗也不會徹底淪陷,更有在其它行業勝出的信心。
兩者對比,高下立判。
召開過高層會議過後,天庭報業的幾員大將分散將星島日報掌控。
會議室留下蕭兵乙和胡仙兒,林鋒再無顧忌的說道:"我給你三個選擇,第一是作價一億五千萬巷幣,現在交易出手中的股權一年後還清。
"第二是將星島日報作為試煉場,我的一半股權也不要了,擷取到東南亞市場後,星島日報便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第三天庭報業總估值八億巷幣,將整個星島日報併入天庭報業之中,胡女士您擁有天庭報業百分之十的股份,如何?”
雙方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所謂冤家宜解不宜結,能夠和平解決的情況下,林鋒願意再給胡仙兒一次機會。
林鋒繼續說道:"我個人非常認可胡女士的能力,併入天庭報業後您可以擔任副總編之職,協助蕭生管理天庭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