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回來之後,蘇卿顏就將今天的事情,跟景帝說了一遍。
聽說女兒受了傷,景帝心疼不已,得知是兒子傷的,他氣得不行,若不是蘇卿顏拽住他,只怕他要去宜春宮收拾二皇子。
“皇上,事情已經被妾解決了,這事兒就算是過去了,您這時候再去的話,豈不是讓珺兒多思?”
拉著景帝坐下,蘇卿顏柔聲開口勸著,景帝雖然還氣,可蘇卿顏的話,他是能聽進去的。
“混小子,身為哥哥,竟然敢欺負妹妹,當真是該收拾。”
瞪著眼睛,景帝呼呼的喘著粗氣,瞧著他如此的模樣,蘇卿顏忍不住笑了起來,她還是第一次見皇上如此。
“皇上息怒,您的身子還沒好,彆氣壞了身子,妾是想著,為珺兒重新找一位注重德行的先生,珺兒還小,心思比較重,一旦想法偏差,很容易出現問題。”
“若是有注重德行的先生教導他,或許會好一些,只要發現他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就能夠及時的糾正,以免釀成大錯。”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言傳身教,只是二皇子是皇家的孩子,景帝跟蘇卿顏或者是皇貴妃,不可能一直盯著他,耳提面命的去教導他,所以,找一個注重德行的先生,是很重要的。
他可以一直陪伴他,教導他,當他遇到什麼事情的時候,先生會及時的引導他,讓他能夠開啟心結,不去胡思亂想。
蘇卿顏相信,隨著年齡的增長,學問的累積,二皇子的心胸會越來越寬廣,等他學會了自己分辨是非,去思考對錯的時候,也就不會再有今天這樣的問題了。
聽蘇卿顏說完,景帝仔細想了想,隨即點頭,“就按照你說的辦,這幾天我就吩咐下去,讓人尋找合適的先生。”
二皇子還小,犯錯總歸是難免的,只要他知錯能改就好。
“除此之外,妾還有一事,想跟皇上商量。”見景帝應下,蘇卿顏笑著開口,說起了第二件事。
“今天瞧著二皇子,妾琢磨著,他如今的性格,跟小時候的經歷,也是有關係的。”
“當初祁氏沒有教導好他,以至於他的性子從小就出現了偏差,幾年過去,雖然有所改善,可難免還有缺陷。”
“像是這般心思重的孩子,很容易就出現大問題,妾覺得,應該讓二皇子,記在榮皇貴妃的名下。”
“妾知道,以前不這樣做,是因為中宮無主,皇上有自己的思慮,如今,妾成為了皇后,皇貴妃只能是皇貴妃,妾的母家,跟皇貴妃的母家不相上下。”
“這般情況下,就算將二皇子記在榮皇貴妃的名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沈家比起肖家來,可安分太多了,應該不會有大問題的。”
“若是二皇子能記在榮皇貴妃的名下,他就要改口,叫皇貴妃一聲母妃,或許這樣,他會覺得自己有孃親了,沒準對於他的心性,會有些好處。”
‘有孃的孩子像個寶,沒孃的孩子像根草’,這句話在民間流傳,不是沒有道理的。
縱然榮皇貴妃養著二皇子,可她也只是養著,二皇子天天見到安公主叫榮皇貴妃母妃,自己卻只能叫榮娘娘,心裡肯定會有落差的。
若是記在了榮皇貴妃名下,他對榮皇貴妃的稱呼,就會跟安公主一樣,也就不會有落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