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樣的歌謠,諸葛亮並不是太放在心上,於是他便笑著回答衛陽說。
“郭奉孝的確是一個很不錯的謀臣,但是我孔明卻不願與之相比,謀士之間沒有成敗更沒有對錯,若是主公能信得過我,我諸葛亮自然能夠幫您取得天下!”
衛陽心裡當然清楚諸葛亮的本事,沒有必要去和人家相對比。
而且司馬徽先生曾經預言過,臥龍鳳雛若是得一人便可安天下。
如今臥龍先生已經在自己的這裡,現在就差鳳雛先生了。
面對諸葛亮的話,衛陽自然是非常相信的,於是他便笑著說道。
“先生說的非常有道理,我衛陽自然也是如此,只買對的不買貴的,能把先生請出山來自然是我的榮幸!”
諸葛亮見到衛陽這樣說,自然也是更加的明白,自己作為謀士的存在,就是要諫言獻策。
並且要言之有物才行,於是他便笑著對衛陽說。
“我聽說袁紹的三個兒子在軟禁期間已經跑掉了,而且被遼東太守公孫康給收留了,現在好像是正在奉為座上之賓,是否主公在為此糾結。”
衛陽見諸葛亮點破此事,心裡自然是萬分高興。
畢竟自己能夠有這樣的一個模式,是值得欣慰的事情。
諸葛先生既然能夠提到這一層,就必然會有好的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
衛陽自然是點頭稱是,然後詢問說。
“這也正是我犯愁之處,不知道先生能有什麼好辦法嗎?如今袁紹雖然仍被我軟禁,但是他的三個兒子逃跑之後,若是扯起袁氏的大旗,仍然是不小的麻煩。”
諸葛亮卻只是微微一笑,然後才告訴衛陽說。
“其實,這件事情是主公太過於多慮了,根本就沒有那麼複雜的。”
衛陽微微點點頭,然後才問諸葛亮說。
“先生既然這樣說了,想必是必然有所妙計教我,請先生指點我吧!”
諸葛亮卻是隨手又端起杯來喝了口酒,這才對衛陽低聲說。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其實這件事情並不複雜,只是主公太過於關心,以至於是個分寸而已。”
衛陽沒有再多說什麼,他只是點頭,然後聽著諸葛亮接下來的話。
“主公只管放心,遼東太守公孫康,雖然是和袁紹有些交情,能夠收留他的三個兒子,但是你只要寫一封書信給他,他馬上就會把這幾個人頭送過來,這個年代,誰還不謀求一些自保,哪裡顧得上些許交情!”
聽到諸葛亮說的這麼簡單,衛陽倒是有些含糊了,這事兒似乎聽起來並沒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難度。
可是公孫康真的會那麼不講交情嗎?畢竟遼東這塊地盤,自己之前並沒有太多的染指。
雖然是攻破了袁紹在這裡的臨時府邸,可是公孫康也是一個盤踞多年的軍閥,實力還是很不錯的。
如果真的要打起來的話,自己也可能會折損一些兵將,所以這件事情還是挺犯難的。
但是聽著諸葛先生說的頭頭是道,不由得想要嘗試一下。
畢竟只是一封書信而已,又不需要別的什麼,所以他還是信了諸葛亮的話。
“既然如此,就請先生待我草擬一封文書,我馬上就蓋上玉璽以朝廷明令的方式發給公孫康,我就不信他會不肯執行。”
諸葛亮卻是預判了衛陽的預判,他直接就從袖中拿出了一份文書,遞了過去說道。
“主公,這份文書其實我早就已經寫好了,就等著您跟我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