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吃飯的時候,黃承彥看著自己的女兒,心中自然是高興不已,然後笑著對她說。
“女兒如今這副面貌,再去見諸葛亮看,那小子還有什麼話說,你趕緊給他寫封書信讓他回來,我等著明年抱大外孫呢。”
黃月英卻是搖了搖頭,一臉正色的看著黃承彥說。
“父親也太過於性急了吧,此時我正在想著是否要與那諸葛孔明合離,這口氣我總也咽不下去。”
聽到這裡,黃承彥也是有些納悶,其實這黃月英和諸葛亮相敬如賓,在整個文中也算是出了名的。
現在黃月英的相貌已經變得越來越好,怎麼忽然又一言不合就要離婚不行呢。
還沒等黃承彥說話,旁邊的母親馬氏便對說。
“女兒,這件事情可絕對不是鬧著玩的,就算是那孔明有不對之處,你們也是世人眼中神仙佳偶,絕不能輕易說出和離。”
其實黃月英說的肯定也是氣話,她自然不願意和諸葛亮分開,但是這件事他總是覺得咽不下這口氣。
“那諸葛孔明也太過分了,他若是不喜歡我何必來咱們家求親,娶了我,一年多沒有碰過我,怎麼能夠說得過去!”
黃承彥也是覺得女兒說的有道理,不過,他還是不同意女兒這樣胡鬧。
他便嘆了口氣,很是無奈的說道。
“等到孔明來到咱家之後,為父一定好好的把他教訓一頓給你出口氣,這樣總是沒問題了吧。”
黃月英本來也是說句氣話,因此聽到父親這麼說,也便能夠就坡下驢了。
諸葛亮此時和幾個朋友在外面遊歷了多時,總覺得這樣也不是個事兒。
此時,徐庶勸說道。
“孔明先生,你我兄弟之間也算得上是莫逆之交了,有些話不知道該說不該說,若是說錯了,你可千萬不要見怪。”
諸葛亮點了點頭,很是鄭重的回覆說。
“元直這樣說,你就是不拿孔明當成朋友了,有什麼話只管講在當面,絕對不要客氣。”
見到諸葛亮如此說話,徐庶的心這才平復一些,告訴他說。
“你這次出來,雖說是因為遊山玩水要排解心頭鬱悶,但是其實這件事情你並不佔理,所以我們幾個雖是陪你遊玩,但是卻並不認同你的觀點。”
諸葛亮當然清楚,自己並不佔據任何的道理。
當初若不是他上黃家去求親,也不會和黃月英結為夫妻。
夫妻二人雖說相敬如賓,但是這阿醜實在是太醜,每次要行周公之禮的時候,實在是有些彆扭。
這件事情自己完全是沒有任何道理可說,也怪不得人家要回孃家去。
諸葛亮便嘆了口氣,有些無奈的對徐庶說道。
“你就不要再多說了,其實這件事情士元等人也都是在勸我,我知道是自己不對,此事我已經調整好了心態,這就到岳父大人門前請罪。”
大家見到諸葛亮這麼說,自然也是為他高興,畢竟知錯就改善莫大焉。
一天之後,諸葛亮準備了重禮來到了黃家莊。
他先是在門口扣門,等待門童出現之後,才很是恭敬的說道。
“請你稟告一聲,就說我諸葛亮前來賠罪,還請岳父大人給我一個機會。”
等到門童進去之後好半天才,見到一個管家出來對他說。
“這不是孔明先生嗎?您倒是非常的自在,遊山玩水的怎麼還能記得我家小姐,我們實在是高攀不起,您早點回隆中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