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缺少騎兵的情況下,宗澤能屢戰屢勝金軍,靠的可不是運氣,而是他十分有針對性設計的戰車戰法!
一人駕車,八人推車,兩人扶輪。
戰車上第一排士兵執盾,後排執長槍,每輛戰車配備五十五人,每十輛戰車設定一員將領,為一隊!
每一隊專門配備了一千神臂弩或弓箭手,以此,宗澤大軍不知擋住,甚至擊退了多少次金軍騎兵的衝陣與騎射!
這種戰法十分復古,但用來應付來去如風,還能騎射的金軍騎兵實在是太合適了,儘管這等戰車的機動性遠不如騎兵,甚至還不如步兵,但用來防守反擊卻再合適不過……
對於這一戰法,遠在河東的趙楷在與宗澤溝通交流的時候,也對宗澤因地制宜的這一戰法讚歎不已,認為戰車可以創造壁壘,在戰場上保護沒有防備的步兵同時,也能很好地保護好己方軍中的弓弩兵陣。
然而,在東京城中的耿南仲、吳拜、吳開等大臣們,則有截然不同的看法,痛批這一戰法“大不適用,徒費工料”,但遠在河東這邊的軍政院院使趙楷根本不予理會,直接回了一份奏摺,將宗澤這一戰法在河北與金人的戰績,以資料的形式呈現到了官家趙桓面前。
對此,趙桓也將這份奏摺直接懟到這些大臣們的臉上,還一字不差地發表到了朝廷內部的邸報上,傳閱四方。
前線將士們浴血奮戰,後方大臣化身噴子各種指指點點,這在以往歷朝歷代也很常見,並不新鮮。
軍政院從東京城傳遞過來的,關於京中朝堂各種情報資訊還不止這些。
趙楷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
五月五日,端陽節這一天。
李綱抵達坐鎮河東隆德府的前線,見到了坐鎮這裡的趙楷。
再一次見到這位鄆王殿下,這位尚書右僕射兼軍政院參知軍事也忍不住愣了一下……
因為,過去那位面如冠玉、儒雅隨和的少年早已大變模樣,不僅身形體態變得壯碩不少,臉上更是變得又黑又糙,哪裡還有過去翩翩公子的樣子。
李綱都不敢相認了,直接當場愣了一下……
“李相公,多年未見,別來無恙啊!”
趙楷率先出聲打招呼,打破了現場的沉默。
李綱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失禮,連忙行軍禮,恭謹地拜見他這位大統領。
一陣寒暄,帥營中的兩人這才坐下來。
“真不敢相信,當年……”
剛一坐下,李綱又忍不住仔細打量了一眼趙楷,“大統領變化之大,讓臣幾乎以為認錯了人……”
喜歡靖康前夜,我成了鄆王趙楷請大家收藏:()靖康前夜,我成了鄆王趙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