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若論對古代軍事作戰方式的發展,特別是火器領域火的變革,起到真正推動作用的,一個陳規起碼頂得上兩個岳飛。
因為——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管狀類火槍就是這他發明的。
突火槍!
其以巨竹筒為槍身,內部裝填火藥與子窠--子彈。
點燃引線後,火藥噴發,將“子窠”射出,最遠射程一百五十步,最遠有效殺傷射程約為七八十步!
但因為這款火槍的材料與製造還是太過粗糙,沒能採用鐵製,而是竹筒做的槍管,以至於後來陳規用它來抗擊金軍的時候,經常炸膛傷到自己人……但就算如此,這一利器還是在戰場上發揮出了莫大作用,後來更是發展出了更完善的長竹竿火槍,甚至金軍在與宋軍多次作戰中,繳獲了不少後,也跟著造出了“飛火槍”這種仿製品。
這些資料在趙楷的腦海中的浮現而過,他又與陳規聊了聊,發現這位十分典型的大宋士大夫,身上依舊有著許多士人階層的“臭毛病”。
就像兩人聊天的時候,時不時的會有侍衛進來通報,特別是現在哨探連連長張仲熊過來彙報金軍動靜之前,很有禮貌地對陳規行了軍禮,然而,他卻只是淡淡地拱拱手。
這些趙楷都看在眼裡,眉頭微不可見地一皺。
看來,教諭司的工作還不能僅限於行伍士卒,倘若未來自己要建立一個相對平等、和諧的朝廷,針對未來新士人階層教諭引導,也要同步進行,否則掌握了軍權的武人,必然對手握話語權計程車人的鬥爭,這也就罷了,若鬥爭形式一升級,怕是會帶著兵給這些士大夫們來個物理清除……
當然了,若到了這種程度,也基本上等於江山易鼎,社會階層與生產力的發展上也必然會開歷史倒車……這是趙楷不想看到的。
武人的位置該改變,但不能無限提拔,否則會變成雙刃劍!
這一次談話的內容,除了陳規的職務安排,他從南方帶來的三萬義軍,直接編入京師禁軍之中,充實京城的防禦力量。
當然了,相對於已經初步完成思想改造和軍事訓練的京師禁軍,這些地方上來的義軍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必須進行全方位的整訓才能達到禁軍的最低要求。
眼下趙楷沒在京師,親自督導整訓,這些義軍起碼要小半年的時間才能形成一定的戰鬥力。
這樣的安排,其實陳規是有些不解的。
自己親自率領的這一支義軍經過如此長途跋涉,與金軍數次交手,這可不只見過血那麼簡單,更是一支有血性,敢於與金軍剛正面的軍隊,戰力或許比不過大宋最精銳的西軍,但起碼與禁軍應該是同一檔次了吧?
為什麼直接派過來一起追擊圍剿金軍呢?
陳規心下暗自疑惑。
不過,離開這裡回京師赴任的時候,他倒是注意到了,軍營中將士們軍容軍陣嚴整肅穆,舉手投足,更是氣宇軒昂……
唔……只這一點,比義軍強很多啊!
他暗自留心。
……
又幾日過去,北撤的十二萬金軍十分明智地過洛陽而不攻,繼續往北面的孟津渡口而去。
短短几日,金軍與身後的宋軍小規模的作戰打了不知幾次了,白天打,深夜之中也都有,雙方是各種手段齊出,各種瞞天過海、聲東擊西的試探和襲擾,打得那叫一個歡實。
喜歡靖康前夜,我成了鄆王趙楷請大家收藏:()靖康前夜,我成了鄆王趙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