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帥,這是大統領讓微臣帶過來的通訊密本!”
從禁軍那邊過來的趙鼎將一本薄薄的小冊子,親手遞到了宗澤手中。
“唔……”
宗澤接過了這本《道德經》,還是有些疑惑地看著身前這個相貌清朗,十分年輕的文臣,“我明白了……只是,鄆王殿下所說的快速通訊體系要如何建立?”
“回宗帥,我們一路過來已經建立了快速傳信站點了!”
“誒?”
一聽這話,宗澤軍中諸將,以及剛到此處的張俊都是一愣。
……
大宋立國之初,軍中各種強弩自被創造出來的那一天,一代又一代的工匠們便在兵部的主持下,不斷進行技術革新,想盡各種辦法來增加其射程。
從增加弓弦的力量,再到對弩箭的各種最佳化……
以一槍三箭翎為例,這一重型弩箭從槍頭的形狀構造,到箭翎的設計,再到弩箭的重量等各種極為微小細節,早就最佳化到極限了!
兩個多月前,趙楷本來還十分有信心地以為,憑藉自己遠超當世的知識儲備與眼光思維,再增加一下床弩、神臂弩的射程那還不是手到擒來……
然而,從造作司汪似那邊拿到相關技術資料的絕密檔案後,他研究了一下,才發現自己是真抬舉自己了。
趙楷愕然發現,憑藉來自後世的數學水平,自己居然有些看不懂上面的一些數學運算……
也就是那個時候,他才終於意識到,自己所瞭解的關於這個時代乃至中國古代的歷史,其實是非常片面的。
再來,他更發現若論數學計算,軍器監的汪似就比他強多了!
也是透過這位難得的數學人才,趙楷才知道自己對於古代數學的發展有多無知。
因為,他在古代第一部數學著作《九章算術》中發現了這麼一句——
“術曰:半周半徑相乘得積步。”
然後,這位鄆王殿下就懵逼了!
因為,這句話簡簡單單九個字,說的就是正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再仔細一研究相關的數學歷史——
好嘛,原來祖沖之老先生在六百多年前,用割圓術割出來幾萬條邊,在求圓周率的過程中發現了無盡逼近的趨勢……
然後,最關鍵的來了,這其中的數學運算思維,就是在求極限值,而這也是未來微積分算面積的根本思維!
公元一世紀就出現的《九章算術》,從一開始就告訴後世之人:半周半徑相乘得積步。
就這一句話,便讓劉微、祖沖之這些未來的數學家忙活了大半輩子。
這麼說吧,中國公元一世紀出現的《九章算術》裡面的這個數學成果,讓後來的劉微、祖沖之在驗證的過程中,運用到了微積分的數學思維與運算方式才解決掉——
穿越而來的趙楷,是跪著看這些的。
喜歡靖康前夜,我成了鄆王趙楷請大家收藏:()靖康前夜,我成了鄆王趙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