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軍政院體系上下官員們的疑惑,趙楷很不客氣地給了他們一句半是批評、半是命令的一句話——
“若是還沒想明白,說明你們做的還遠遠不夠,去!去和士兵們一起去做,去看,去切身體會感悟……什麼時候想明白了,再來與本統領說!”
文官們愕然了。
軍中將領們去做那些苦力活他們十分理解,也能明白,但憑什麼他們這些手無縛雞之力計程車大夫們,也要做這些?!
而對此,趙楷只是給了這些文官們一個淡淡的冷笑,哪怕是他最為看中的趙鼎、胡世將、胡銓這幾位未來青史留名的名臣們,也沒有絲毫客氣!
但面對他們的不解,這位鄆王殿下卻沒有再多廢話,而是冷淡地轉過身,繼續與士兵們一起勞動……
讓他無語的是——
文官裡,第一個做出改變與士兵們站到一起進行施工營造的,居然不是趙鼎,而是秦檜!
對此,趙楷哪怕明知這貨是在投機,是討好自己而進行的一場秀,但卻也不由給這廝加了幾分。
起碼,這是一個好的表率。
果不其然,隨著秦檜第一個行動,軍政院中的許多文官們也紛紛行動起來……
……
正當東京城中八萬禁軍上下,與城中百姓們產生夢幻聯動的時候,朝堂中,也有一些人開始行動了。
明日要進行靖康二年的第二次朝會了,而今天,唐恪、莫儔、張邦昌等幾位議和派大臣們聚到了皇宮的文德殿中,面見官家趙桓。
“官家,眼下城外金兵在攻城上,由上個月的三天一攻,改為了五天一攻,甚至也沒有組織精銳之士攻擊城牆……哪怕如微臣這般不通兵事之人,也看得出來金兵疲弊,再無可能攻下我東京城!倘若這個時候我們派遣使臣出城與其議和,則兩國休兵罷戰恢復和平,大有可為!”
“哦?”
趙桓聽得眼前一亮,對啊,春節前後城外的金兵攻城規模便飛速萎縮,再無一開始攻城時,那令人心悸的如虹氣勢與兇殘之像。
“可是鄆王那邊……”
儘管一下子就動了心,但這位官家還是很矜持的,特別是他一直經常與三哥溝通交流,深知自己這位兄弟的脾氣秉性,坦白說,就連他——
堂堂的大宋官家都莫名地有些怕這位鄆王殿下。
不過,每次趙楷向他彙報軍中教諭司的工作進度,以及軍隊的整頓後,趙桓一直都感覺很踏實,很有安全感……
首先,這位是自家親兄弟,其次,其儘管執掌禁軍但最核心的軍制改革,卻對底層士兵們進行著愛國忠君的教諭工作,對此,他這位大宋皇帝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但也因此,趙楷在朝堂上甚至和他這位大宋官家說話,儘管言語恰當得體,但那主戰姿態卻相當強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