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靖康前夜,我成了鄆王趙楷 > 第64章 大義之名!求追讀求月票~

第64章 大義之名!求追讀求月票~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大唐風后 盛唐之刺遍江湖 異星蠻人傳 大宋第一提刑官 烈陽皇朝 一起扛過槍 羅馬奴隸主 回到大明當崇禎 亂世逐流 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抗戰烽火之護國系統 建安賦 帶著診所去穿越 模擬人生,從朱厚照開始 輪迴大秦之魂 末流屠夫 怒方釵 帝國再起 太子之爭 特種進化

對於朝堂這些腐朽官僚的反應,趙楷早有預料,立刻退而求其次,提出了“商業物流納入郵驛運轉體系,而國家郵驛運轉歸入軍政院,同時將廂軍納入這一體系中,分擔繁重的官物運輸,並允許其自主進行商業郵遞運營,自力更生,減輕國家負擔”這一政策建議……

拆屋效應下,朝廷的群臣們自然沒有了再反對的理由。

大宋的郵驛傳遞本來就趨向軍事化,本來也是朝堂每年都要砸入大把大把錢的地方,鄆王的提議其實很和他們的胃口。

中央朝廷主管這一體系的,就是兵部……哦,現在應該是軍政院與樞密院。

現在,軍政院以解決朝廷冗兵這一問題為餌,樞密院和戶部可不只是樂見其成,更是大力支援。

宋朝的郵驛傳遞統稱為“遞”,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步遞,一是馬遞,一是急腳遞。

步遞用於一般文書的傳遞,是接力步行傳遞。這種傳遞同時承擔著繁重的官物運輸的任務,速度是較慢的。

馬遞用於傳送緊急文書,一般不傳送官物,速度較快。但因負擔這種傳送任務的馬匹大部分都是軍隊挑選剩下的老弱病馬,所以也不能用最快的速度承擔最緊急文書的傳遞。

因此,在緊急情況下,從北宋開始,又出現一種叫作“急腳遞”的新傳送文書的形式。

正史中,北伐途中嶽飛簽收了十二塊金牌,就是這個系統快遞送過來的。

不過,對於軍政院把郵驛傳遞打包帶走,還承諾獨自解決地方廂軍冗兵問題,大宋朝堂上樞密院官員們十分好奇,眼下一窮二白的軍政院到底有什麼好的生意路數……

一直以來,此兩者一直都是大宋朝廷的負擔,且不說地方廂軍冗兵這一朝野皆知的老大難,郵驛傳遞系統中,只陝甘路到西川兩千三百多條閣道及三百八十五座驛站郵亭的修葺維護,軍馬養護、錢糧供給,便一點也不比地方廂軍人力物力、俸祿糧餉的投入少……

每年大宋在這兩方面的投入,哪怕是和平時期也至少需要數十萬貫!

若處於戰時,上百萬貫的砸錢那是必須的!

而今日,軍政院內部各司司監、各職院事們集中到了軍政院府衙中,開始了進行七日一次的軍政院集議,確認目前城內禁軍及院內各司各項工作的進度,商議並安排下一階段的決策決議與任務目標。

集議在趙楷的主導下,雷厲風行地處理好了禁軍各方面的事務,便立刻開始今日商議的重點——

商議郵驛傳遞及地方廂軍冗兵這兩大難題的決策。

而當聽了趙楷給出解決方案時,所有人都一臉的錯愕。

——變革驛站郵亭過去單一的軍事化運作,加入商業化的運作模式!

即充分發揮地方廂軍的人力優勢,組建完善的商業物流運遞體系,這一體系,哪怕一直都只限於軍事運用的急腳遞也能用到商業用途,當然了,不能影響到軍情諜報、政令政策的傳遞送達。

其實從一開始,大宋地方廂軍就與驛站郵亭是一體的,廂軍輔兵就是各個驛站間的“遞夫”,這樣的體制一開始還挺好的,遞夫的俸祿糧餉直接從軍中發出……

然而,隨著官僚體系的腐化,俸祿糧餉逐層剋扣,現在地方驛站遞夫基本上是一種衣食無著落的狀態,因此,造成了大量廂軍輔兵逃亡,呼嘯山林,落草為寇,成為了地方上的匪患。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