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整個大宋自立國以來對行伍武夫甚至軍中武將的鄙夷是刻入骨子裡的。
所謂上有所好其下必焉,民間的中層百姓在過去也是極度鄙夷武夫,但凡家裡有田的,必然傾盡一切讓家中兒郎去讀書,而從來不會想著讓他參軍入伍,這種自上而下的歪風已經吹了一百多年……
這導致願意參軍的都是那些真正的無產者,沒有田地,沒有房屋,甚至連個固定的落腳點都沒有,他們有的孑然一扔,但更多的卻是拖家帶口的,從家鄉逃難來的,在京畿之地艱難地活著……
他們是眼下大宋國內真正的草民,也只有這樣出身的人才願意參軍,雖然參軍每月俸祿不一定足額髮放,但好歹一日兩餐能保證,再加上那一點微薄的俸祿養活一家三四口,甚至更多口人是沒問題的。
——禁軍中所有最底層計程車兵,都是這樣的人。
沒有“幾乎”,也不是“九成九”,更不是“絕大多數”,而是“都是”。
大宋確實很富庶,而且不是一般的富庶,在這個時代,這個國家的經濟總量甚至佔據了這個世界經濟總量的三成,有錢到隨便擠出很小一部分的稅賦收入,就能讓西夏和大遼笑逐顏開偃兵罷戰,有錢到能以發錢的形式養活流民,提前平息國內隨時可能爆發的內亂……
沒錯,這一條說的就是冗兵,為何大宋士兵這麼多,就是因為太多失去土地的人,都活不下去,隨時可能揭竿而起爆發內亂,但大宋愣是把這些人招入軍中,用國家的錢養活了他們!
那大宋的錢到底哪來的?
答案就是商業稅!
熙寧10年1077),北宋稅負總收入共7073萬貫,其中農業的兩稅2162萬貫,佔30,工商稅4911萬貫,佔70。
可以說,兩宋朝堂上下的大臣們嘴上說著孔孟仁義,可一個個最擅長的不是治理國家,而是——
經商搞錢!
縱觀中華歷史長河中的歷朝歷代,兩宋的達官顯貴、富商豪強們,打仗或許是真的垮,但要論玩商業賺錢他們排第二,其他朝代無人敢說自己是第一。
像宋徽宗還在位的時候,這貨居然帶著群臣們、有錢人們一起將“僧人度牒”拿來當股票炒股,你敢信?!
甚至於,這個時代已經出現一大批金融從業者……
對於這些朝堂上的大佬們來說,田地雖然也很重要,但已經不是他們的命根子了,他們真正的命門在商業上……
也正是因為看到這一點,趙楷才這麼大膽地提出了國有軍田制這一政策,儘管朝堂這些大臣們目前挺反對的,但他有信心能推進實施這一決策。
……
這兩天,在鄆王趙楷的統領下,宋軍成功將金軍完完全全地擋在外面,一下子就讓城內的君臣百姓們感覺不一樣了。
最關鍵的事,隨著這兩天攻城戰的整個過程在城內飛速傳播,鄆王殿下趙楷的聲望,也來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特別是攻城戰結束後的第二天,軍政院特別設立的新聞司推出了面向全社會的邸報——第一期《汴梁日報》,直接點燃了整個東京城!
一時間,整座城池不論是朝堂上的君臣官吏,還是中底層的百萬民眾,對這一場攻防戰的熱議,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喜歡靖康前夜,我成了鄆王趙楷請大家收藏:()靖康前夜,我成了鄆王趙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