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林奇的認知來說,無人機群就是好像玩具的東西。
透過遠端操控,下達命令,無人機群按照固有程式執行。
這就是之前他對無人機群的看法。
只是瞭解之後,林奇才知道,無人機群和他一開始的想象,有很大的區別。
一無人機群不是玩具,可以作為“防禦武器”使用。
二無人機群的裝備ai群體演算法並不是主流使用方法。
三無人機群主流使用方法,是大腦、腦波儀和無人機群的協調控制,無需裝備群體演算法,此種方法軍事衛士推薦超越者使用者採用。
推薦超越者使用?難道軍事衛士,認為人的大腦可以處理那麼多的資訊。
還是隨著生命能級的提升,大腦會逐漸向計算機靠近?
也許不是靠近,是全面超越。
可惜沒有許可權檢視更高能級的超越者的具體資訊,而且幾次旁敲側擊胡教授或力元凱,均是閉口不言。
林奇猜測造成大腦計算力的質變,是生命磁場的出現。
第一次出現生命磁場,是調控級第一層次內控的時候。
唉,還是太遙遠了。
現在林奇越來越意識到,生命能級的重要性。
聽課的過程中,林奇好奇用智慧之眼檢視了連勇的滲透壓,+10。
知識量比他還多,果然有點水平。
連勇最後示範幾遍協調飛行,再扔給林奇一些資料,就去下一個位置,傳授另一個新人去。
協調飛行,就是大腦同時控制七顆圓珠飛行,類似於一心七用,七顆是聯盟研究發現最佳的協調飛行數量。
連勇是這個俱樂部最優秀的教練,生意非常的火爆,要不是賈錨的介紹,林奇不一定能獲得他的指導。
林奇按照連勇的基礎教程,練習起來。
基礎教程一共分為兩步,指令練習和協調練習。
第一步指令適應,林奇練習就非常的彆扭,特別無人機群透過腦波儀連線之後,他好似多了七個身體。
這可比上一次和力元凱的腦波共享,複雜太多。
幾次練習之後,林奇察覺出控制無人機不能用人的固有思路,畢竟無人機可以上下左右前後六個方向,隨意運動,而人還需受制於生理結構。
逐漸理解了連勇的話,指令練習最重要就是人與機器的認知轉變。
其後幾天,林奇除了中途去了一次閩蒼分部,其餘時間全部埋入了無人機群的學習大懷抱。
現在單個無人機,在林奇的控制,已經靈活自如,不過他還無法做到七顆協調飛行。
按連勇的說法,協調飛行不是現在該考慮的事情,至少要訓練個一年半載,才有可能做到。
話雖這麼說,不過林奇預測,系統面板上即將生成無人機群的知識。
林奇開始第10次協調飛行嘗試,七顆圓珠,騰空飛起,剛開始緩慢飛行時,非常的順暢,只是隨著速度越來越快,控制難度直線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