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明大學時曾經有過女朋友,是他的初戀。兩人當時在圖書館一見如故,心心相吸自然而然走到一起。之後便你儂我儂一發不可收拾,因為年輕當然不懂保留,很快突破最後防線。
他當時是下定決心要娶她的,大四那年便帶了回去見長輩。誰知家中以對方家貧又是外省的,生活習慣和思想觀念都不同極力反對兩人交往,更不要說結婚。
他當時是傷心難過加憤怒,家鄉一直排外他是知道的,可沒想到自己父母也是如此。他堅持要和對方走下去並表態畢業後就會結婚,最終的結果當然是和父母鬧翻。父親當場表態,如果他堅持,他將得不到繼承家族企業的權力,並切斷給他的經濟支援。
彼時年少輕狂,只懂為愛痴狂。
他毫不猶豫地選擇和初戀女友共同進退,全然不顧母親傷心難過地哭泣,帶著女友回了學校。年輕的他認為,隨著時間的沉澱,父母最終會想通會理解並接受初戀女友。
可是,不是所有單純的愛情都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承受住生活的挑戰。
畢業後,女友說喜歡南方溫暖的天氣,想一直在南方工作。子明當然欣喜贊成,畢竟他也沒想過離開家鄉太遠。
兩人一起去了g市工作,開始了同居生活。剛開始自是纏綿悱惻甜蜜非常。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問題都隨之而來,慢慢積累繼而暴發。
女友愛吃辣,尤喜麻辣,他都會遷就她吃。可是南方人從小沒有受過辣椒訓練的胃,經受不住那麼大的刺激。回回吃得他眼冒金星,肚痛難忍。終於有次他忍不住吐槽,可以適當減少辣椒或者間隔幾次粵菜,誰知女友大發雷霆,說他不愛她不願意遷就她。他當時心有怨言,你何嘗就愛我?你從來沒有遷就我吃清淡點,一次都不願意。他回想自戀愛以來,兩人的點點滴滴,好像一直是自己遷就她,心中莫名傷感。但即便如此,他還是自我安慰這是無傷大雅的小事。
女友喜愛買名牌包包,剛戀愛時有家裡的資助,子明沒覺得這有什麼不好。後來和家裡鬧翻,自然就不能隨心所欲。剛開始,他想盡辦法就算刻薄自己也要滿足女友心願。但畢竟兩人剛畢業,薪資有限,多次以後,子明試著暗示女友適當減少,等以後薪酬上去了,再行補償也未必不可。
卻不想女友藉機大吵了一頓,說他能力不夠讓她受盡委屈,她唯一的喜好都不願意滿足。復又指責子明父母狠心,兼質問他父母有沒有暗中接擠他,是不是他不捨得為她花錢而不拿出來。女友神情憤慨,言語中甚是傷人,子明聽了是自卑難過又生氣,你說我可以,可為什麼要連帶著指責我父母。那次子明破天荒地沒有哄她,兩人第一次產生了隔膜。
之後陸續有了幾次口角,每次都是為買包買首飾之類的購物問題,子明開始覺得兩人三觀上有嚴重的不同。儘管如此,他安慰自己只要兩人真心相愛,彼此克服,這些都不是大問題。
不過這只是他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在子明再一次沒有滿足女友的要求,按時買回某名牌包包後,女友勸說子明向父母道歉認錯,以便取得父母的原諒獲得經濟資助。子明當時愣住了,女友剛開始讓他認錯,他正自欣慰,暗喜她還是體貼他的,希望他和父母和好。可後來說道讓他向父母伸手,頓時心灰意冷,原來她還是為了買包包。
他想起自戀愛兩年來,女友每次看到櫥窗展示的名品,眼中貪戀痴迷的神情,難道自己竟比不過一個包嗎?
他沒有反對,只是試探地問,“我爸原諒我的條件是,一定要和你分手。這樣你也願意?”
說完子明就後悔了,不該這樣說的。心裡吶喊,說你不願意,一定是不願意。
可女友一句,“我們可以假裝分手,暗地裡在一起不就可以了。”打碎了他全部的希望。
他猶自不死心,狠狠追問,“可是這樣你便不能嫁給我,難道做小三你也願意?”
女友終於發覺子明在生氣,她懦懦停止了話題。
那晚,子明沒有像往常那樣抱著她睡。
不知為何,夢中總是重複出現女友在櫥窗前貪戀痴迷的樣子,為什麼那樣的眼神不是為他?他在夢中反覆地問,卻沒有答案。
喜歡婚前婚後的那些事兒請大家收藏:()婚前婚後的那些事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