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創業的過程千難萬難,會有無數個瞬間你覺得自己不行了,但其實慢慢的你也就撐過去了,回過頭看可能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對於小馬哥來說,如果沒有陳子邇,他熬著熬著也能過,但有了陳子邇,在艱難的時候,他就會過來尋求幫助。
有句話講的好,你不逼一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原來這麼牛叉。陳子邇在心裡想,這或許也是小馬哥提前來找自己的原因吧。原來只是個單身狗,日子難受但自己擼擼照樣能過,這會兒出現一個人願意和你基一基,那自然就嫌棄起自己的右手了。
縱觀騰訊的歷史,他們一路模仿被不少人詬病,但對投資者確實算不錯。在資訊大時代,陳子邇也多少看過一些小馬哥為數不多的公開發言,他曾不止一次提到,當時接受220萬美元投資之後,公司股份基本去掉一半,但最大的念頭不是讓出了多少股份,而是騰訊不應該成為投資人眾多投資中失敗的一筆。
那個時候騰訊已是龐然大物,已經完全不需要看投資者的臉色。這樣的發言或許有有自我標榜的企圖,但某種程度上也是他性格的體現。
所以此刻的150萬美元,是肯定是信任也是責任。
在泡沫的大環境裡,150萬美元買40的股份,價格有點低,可到現在為止,別說投資人的錢了,他連投資人都沒見過。
資金的事也確實一直在困擾著他,如果同意他就能把自己的事業向前推進一大步,小馬哥也放了下筷子,兩隻手放在一起搓了搓,依舊是那副有些不好意思的笑容,說:“陳總,這錢…可能撐不到下一輪的融資。”
150萬美元就要40,公司的估值一下子被他從550萬美元拉到了375萬美元,這可能有些超過小馬哥的心理預期了。
陳子邇搖搖頭,“這已經是很大的一筆錢,更何況這是你們的第一筆融資吧?足夠你們花上一段時間了。我不知道你還找了多少投資人,但我的出價絕對是最高的,你可以自己衡量。如果你覺得股份出讓過多,可以,80萬美元25的股份,你覺得如何?”
這是簡單的數學,小馬哥就算有些緊張心算一下也知道結果:估值又變成320萬美元了,這一降再降的讓他有些不解,“陳總你出價又降低了?”
陳子邇說:“是的,但你和你的合夥人將會擁有這家公司75的股份。”
小馬哥心想這口才好就是不一樣。難怪這人這麼年輕就能這麼成功,談吐氣質就讓人感覺很特別。
但其實這是個很難選的題,第一種出讓的股份更多,估值也高,第二種出讓的股份少一點,但估值也低。
事實上這可以看出創業者的格局與對自己事業的信心。是小家子氣還是大氣前進,會在一瞬間體現出來。
本來是講價錢的,結果自己給自己弄一個大難題。
陳子邇起了興致,問他:“很難選嗎?”
他沒讓陳子邇等太久。
“我選擇150萬美元的方案。”小馬哥下了很大的決心,馬上開口說道。
“確定了?”
“確定。”
“不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