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到現在,陳子邇都表現的和平易近人,還給她倒了杯茶,這讓本來因為大房子而有些緊張的曾秋稍微放鬆了些。
曾秋笑了笑,大方道:“好,那我叫陳總吧?”
嗯,陳總也不錯,只要別是很尬人的陳先生就好,而就這麼個細節,報道的時候一句好話肯定是當得的。
曾秋也聽出這小夥子有比較重的鼻音,說道:“我是不是來的不是時候?你好像感冒了?”
“一點小感冒而已,只要不燒到把所有的秘密都告訴曾記者就沒事。”
他開了個小玩笑,曾秋捂嘴輕笑,“您真風趣。”
陳子邇問道:“曾記者怎麼會想到來採訪我呢?”
“其實我在論壇上發現不不少網民對你是很有興趣的,我也算是其中一個,很好奇是什麼樣一個人投資了捷信,帶來了兩位千萬富翁。”
曾秋緩緩的說著,“你需要看一下我的提問提綱嘛?”
陳子邇說:“不用了,不過我有個小請求。”
曾秋說:“請講。”
“報道的時候能不能側重於我天使投資人的身份及投資意願,關於我的家庭背景、職業等等能不能盡量模糊化處理。”
曾秋問:“怎麼模糊化處理?”
“我有一個投資公司,叫盛世投資,介紹我就用這個身份吧,盛世投資的陳總。像我是中海大學的一名大三學生,這種就不要寫。”
曾秋在盯這個人的時候也知道他還只是一名大學生,但同時也是在中海小有名氣的布丁便利店的老闆,這次捷信被收購他也是獲益者……如果公眾知道一名還在讀書的學生擁有巨額財富,總是會引起一些轟動的,而且他在學校也會遭遇麻煩。
不過曾秋並沒有查到關於盛世投資的資訊,因為這一塊的空白使得陳子邇整個人在她的概念裡都模糊了起來,比如:他手裡究竟掌握了幾家公司,多少産業。
陳子邇希望自己在網際網路的圈子裡名氣越大越好,所以還是很配合的,他在意的點也說完了,於是便提醒道:“曾小姐,我們開始?”
曾秋回過神來,“好的,那我開始問問題了。”
人物專訪要想有看點,重點是要突出你採訪的人有什麼與眾不同的特點,跟播放新聞一樣,天天在身邊能見到的事有什麼好播的,同理,天天在身邊能看到的人的特點,也沒什麼好說的。
大概就是那些比較不容易做到、不容易見到的事會是曾秋感興趣的點……
比如……
“陳總,我知道你是一個普通人家的孩子,那麼你是怎麼掙到你的第一桶金的呢?”
“嗯……”陳子邇想了想,“這個保密吧。”
曾記者心想:不是挺好說話的麼……這第一個問題就怎麼就問出了個‘保密’的答案。
並非陳子邇不願意說,只是這個涉及到一個有點兒曝光度的娛樂圈歌手,一不小心就可能被他帶出個隱私爆炸的結果……
“那能說一下,第一桶金掙了多少麼?”
那個數額還挺大的,放在九幾年顯得更大。
所以……
“這個也保密吧。”
曾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