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達到了他要對該公司做到控股的最初設想。
刁亦傑擔心的陳子邇過於年輕的問題這個時候也只能賭一賭了,起碼從他目前的判斷來看,這個年輕的老闆沒有什麼重大缺點。
至於許智英和亦傑地産……會隨著時間流逝而變得越來越不重要。
“我與她合作多年,她那點手段我還是能猜到的。”刁亦傑很有自信的講,“這個我不擔心,我焦慮的還是格泰嘉園的專案,最急的一筆貸款我們沒問題了,可如果這個專案不能為我們回籠資金,換了個殼子也沒什麼用。”
這其實是刁家兄妹一直好奇的點。
他們這個專案經受市場考驗之後已經不合格,為什麼這個年輕人還是強勢入場?
即使是陳子邇的身邊人蔡照溪也只是大概知道他的想法,那就是對這個市場的判斷向好。
但這只是整體的趨勢,不能拿來作為做具體決策的依據。
“房子已經蓋好了,想重新設計,拆了重建肯定是不可能的。”陳子邇敲著桌子講,“主要在營銷手段上做一點創新。”
另外有一個他剛剛得到的關鍵性訊息……
但他不想在協議達成之後立馬就說,這就給人一種你故意掌握利好訊息然後瞞著不說來佔我大便宜的感覺。
別人是無計可施,但總會心生不滿,關鍵是這不滿完全可以規避。
過個兩天就可以說我也是剛剛得知的,刁亦傑不一定信,但絕對比現在要好。
“營銷其實也是很重要的。”
現在主要還是等。因為刺激購房慾望的政策,政府早就替他們做好了,現在就等那個時刻的到來。
陳子邇知曉未來,他知道那一天不會很遠。
但他也知道中海的房價兩年內不會大漲,只是起碼不至於像現在一樣賣不出去。
所以他並不急。
他還有興趣給格泰嘉園弄一個新的廣告語。
“我們要從情懷入手,不能只是在廣告牌上寫上冰冷的價格。”陳子邇回憶自己那個時候的心態,“在這個城市奮鬥的人都有著太多的辛酸與苦楚,他們背井離鄉,孤軍奮戰,受了委屈電話都不知道要打給哪個家人,我覺得格泰嘉園需要一個能完全擊中他們心靈的廣告語。”
情懷、苦楚、心酸……
刁亦珊聽著這些詞,似乎有些無厘頭。
但事實上陳子邇知道,最吸引人的東西永遠都是有生命的那一類,並不是有呼吸才叫生命,有感情的都叫生命。
刁亦傑好奇道:“你有什麼好想法?”
“營銷方案要盡量與奮鬥、年輕、夢想這一類的詞聯系在一起。”陳子邇想到了一個特別好的。
“不要讓這座城市留下了你的青春,卻沒能留下你的人。”
對於外地人來說,這絕對是是一個深刻的共鳴。至於本地人……本地人都有房子了啊。
陳子邇作為外地人進入過那些大城市,他知道那種感覺,站在任何一個路口、街道,每一個角落你都會有一個感覺:自己不屬於這裡。
後來逃離大城市的概念還有點興起,這個年頭根本就沒有什麼逃離中海的說法。
有條件出國的早就走了,能留在大城市的也不想再回到自己家鄉。
肯定會有點用的,之後再配合有公交透過這一點來宣傳,想來格泰嘉園還是可以賣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