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邇則去包了一輛最貴的豪車,當然還有司機,他連國內的駕照都還沒有呢。
加州一號公路,他已經出發。
在那條長達1000公裡的沿海公路上,陳子邇一路看著看不到盡頭的藍色海洋還有隨勢翻騰的調皮浪花。
他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兩天後,他回到酒店,叫來楊潤靈。
“第一件事,聯系一家叫fingerorks的公司,我之前查過它們的資訊,那是由特拉華大學兩名教授剛剛成立的一家小公司,他們手裡掌握著一個叫多點觸控技術的完整專利。告訴他們,我們要買。”
這件事不一定能成功,因為那兩位創始人不像佩奇和布林那麼出名,所以陳子邇不瞭解這兩位教授;
這家小公司發展的困難,但到底多困難,他也不知道。
那兩位教授會不會現在就賣,還是說想著拿在手裡升值更不知道。
但可以努力一下,他唯一能確定的就是,他們的公司幾乎沒什麼生意可做,因為這項技術十年之內根本看不到應用的可能。
ne才發布,而且直到那時人們仍然對多點觸控感覺驚奇甚至不可思議,所以說站在98年看,十年還是個樂觀的數字。
陳子邇進入了工作狀態,楊潤靈也嚴肅了。
“第二件事你在矽谷找到一家叫做porta……”
說到這裡他略微停頓一下,他本來想說的是portapyer公司,但這家公司好像在99年才成立。
矽谷有各種各樣的小公司,他能記住名字的不多,這家算是比較重要的一家。
楊潤靈問,“怎麼了?”
陳子邇沒有回答,他在沉思:portapyer是一家設計及製作p3音樂播放器的公司。
他想動這方面的心思。
月23日,第一代ipod正式發布,但這個小東西的整個研發過程不足9個月。
而在此之前,蘋果和數字音樂八竿子打不著。
這家頹喪了十多年才剛剛喘口氣的公司的技術儲備難道就真的強到,即便進入一個陌生的領域都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的研製一款經典産品?
喬布斯是概念、戰略、也可能包括設計等等很多方面的天才,但‘等等’裡面絕不包括技術。
2000年,當很多業內人士都認為數字播放器的前景並不樂觀時。喬布斯看到了這類播放器即將變革音樂領域的可能性,他立即命令自己的硬體部主管魯賓斯坦開發一款類似的産品。
但魯賓斯坦認為獨立開發有些困難,所以機智的他建議喬布斯和一家剛成立兩年的小公司合作。
喬布斯經歷過‘被驅逐’的大難之後,腦子再也不是一根筋了,他同意了。
事實上這家公司雖說‘小’,成立時間不到兩年,但在數字音樂播放器領域,這已經是一家領軍公司了,因為他們開發的p3播放器裝置一流,設計超前。
研發過程如此之短,質量卻出奇的好的ipod正是藉助和這家小公司的合作趕在2001年聖誕節前研製成功正式發布,完成了一個奇跡。
沒有錯,這家公司的名字就叫做:orta yer。
可這家公司現在還沒成立……99年再說吧,至於現在。
陳子邇說:“現在的矽谷,有一種叫做數字音樂的概念在興起,相關的新技術也層出不窮,我想成立一個小公司對這方面的技術做點研究。”
這裡的人力成本很高,這一點他知道,所以他並不打算硬砸錢,不是還有接受風險投資這個途徑麼?
portapyer成立時間短,而且還沒他現在有錢,但他們正是靠著大量風險投資才在短時間之內吸收了數百名的軟硬體工程師。
所以為什麼他陳子邇不能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