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央清並不擁有一名傑出的‘教師’才能,她起身去了自己的書房,找了一本全是英文字母的書。
“中文版的我沒有……”史央清有些為難。
陳子邇則直接接過來,“沒事,我看得懂。”
“喔?”
他翻看書名:亨利·普爾:商業編輯、分析師和改革家?
“這是管理學著作?”
史央清眼中神采連連,“我倒是沒想到你能通讀英文……”
陳子邇隨意應付道:“小時候家裡窮,聽說技多不壓身,就多學了點。”
史央清撇撇嘴完全不信。
她說起這部書:“這其實是一部管理論文集,在世界管理史上都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
“我這本是艾爾費雷德·錢德勒整理的,它的主要撰寫者是亨利·普爾,但是裡面的內容主要記述的還是麥卡勒姆在鐵路公司的管理思想。”
這一連串的名字搞的陳子邇頭都暈,他問道:“這些人是幹什麼的?”
史央清說:“亨利·普爾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商業記者。”
記者?好像不是很牛逼啊。
“標準普爾公司知道嗎?”
陳子邇心想:不會吧?
“這是一家頂級信用評級機構,他的創始人之一就有這位亨利·普爾的後代。”
好吧,不是本人也還行。
“麥卡勒姆更厲害一點,他在經營一家鐵路公司的時候把分部型結構和羅斯維爾·李在斯普林菲爾德軍工廠改革出來的直線職能制結合起來,建立了新的管理模式和思想。”
“也就是我們今天常聽說的型結構。”
陳子邇問:“這結構很牛逼嘛?”
史央清也不怪他出言不遜,畢竟不知者無罪,她只是輕聲解釋道:“今天我們聽到的如雷貫耳的一些巨頭公司,如通用汽車、通用電氣、杜邦、寶潔乃至豐田全都仿照了這種組織結構。”
陳子邇咋舌,“管理學從某種狹隘的角度說也可以叫忽悠人吧?只是……”
“只是什麼?”
“只是我沒想到有人在忽悠人這件事上比我更有資質。”
史央清:“……”
“你是認真的嘛?”
“開玩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