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信現在工資都發不出,能有什麼補償。徐炎還是說了理由,“第一輪就過度融資的公司目的只不過是吃投資人的錢,他們可能根本沒想過為投資者取得回報。但我們希望把捷信做大做強,所以要為公司的以後做考慮。而且,百分之二十五…不低了。”
“好吧,那就百分之二十五。”他在這種極度渴求融資的情況下還能堅持一些自己的原則,這很需要勇氣。
旁邊的徐炎則興奮壞了,他幾乎馬上答應下來:“謝謝陳先生!”
陳子邇沒有急著和他握手,還有一些事需要說清楚,“年後,我這邊會派人去你的公司監管資金的流向,我雖然不缺錢,可不想看到我的資金被花在亂七八糟的地方。”
徐炎愣了一下,但還是馬上同意了,這是很多投資人都有的訴求,也算不上奇怪。
他作出保證,說:“陳先生,請您放心,我們會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
這時候,陳子邇說起最初的要求。
他認真的說:“我一開始說了一個要求,更多的應該算是一個目標。”
徐炎心裡一凜,說:“陳先生請講。”
“你們捷信我沒記錯是在96年秋季成立的吧?這樣到99年底正好符合在納斯達克上市必須是成立三年以上的公司這個規定,所以我希望你能帶領捷信在今明兩年之內於納斯達克上市。”
陳子邇一語驚人。
兩年,一個即將倒閉的破公司去美國上市?開什麼玩笑呢。
陳子邇沒有開玩笑,這兩年網際網路泡沫吹的很大,有很多豬一樣的公司,一邊虧損大口大口的吃投資人的錢,另外一邊估值沒幾天就翻一番。
可徐炎不敢想,他覺得這個目標太大,難以達到。
他有點沒有自信,但他又想,我要是在這拒絕了,五十萬飛了怎麼辦?
陳子邇看出他的猶豫,說:“在美國,訪問人數最多的其實是很多新聞網站,捷信是做郵箱的,你們的使用者也一直在增長說明你們做的不錯,可是我覺得網際網路要想做出點眉頭,現階段還是要往門戶的方向發展,只要你流量上去了,華爾街的那群人是不看你有沒有盈利的。”
“五十萬拿到手裡,郵箱、門戶你都要抓,流量上去了,第二輪融資輕輕鬆鬆,到明年年底之前上市也一點問題沒有。”
徐炎將信將疑,說:“明年年底是不是太急了?我們可以先踏踏實實再做個三年打好基礎,之後再想上市的事。”
陳子邇嚴詞拒絕,道:“這個要求在擬合同的時候必須寫明,你要向我保證,在明年的11月份之前,捷信一定要在美股上市。”
徐炎不明白為什麼一定要在明年。
陳子邇沒有解釋那麼多。因為那時候中國概念股在華爾街很受歡迎,只要上市,股價必漲,等半年期限已過,股票可以交易,他就可以在網際網路寒冬之前套現大筆資金。
徐炎這個時候對資金異常渴求,這個目標在他看來很難,可即便死那也是兩年之後的事情了,兩年之後死總比現在死要好,先把這個難關過了再說,所以他答應了陳子邇的要求。
但事實上,他不會死,至少不會在99年死。
陳子邇知道網際網路這幾年很瘋狂,甚至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有多瘋狂:
歷史上,上市當天股價瘋漲5倍,中華網上市股價大漲75,每股股價漲到300多美元,一家沒做什麼具體業務的公司僅僅靠著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與企業並購就有超過50億美元的市值,而這相當於當時一個愛立信的規模。
所以,至少在泡沫之前,每個人都會活的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