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潤靈則好奇,“那你感興趣的行業不會一個也沒有吧?”
陳子邇自己也覺得難以抉擇,他說:“其實準確說起來是一種選擇困難症,選擇太多了,就不知道該做什麼。”
“什麼意思?”韓茜沒聽懂。
陳子邇解釋:“現在很多行業都很賺錢,我們國家正在快速的城市化,所以不論是零售還是服裝、製造、餐飲,再大一點的像汽車、房地産、因特網這些行業的市場容量都在急劇擴大,只要找來專業的人才配合科學的指導,賺錢是一定的,說句難聽的,就是賣馬桶,需求都是恐怖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不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行業,最後很容易在創業過程中被錢誘惑,結果就是什麼都要做然後什麼都做不好。”
楊潤靈一臉懵逼,她第一次聽說有人是這麼看待做生意的!大家都在講錢難掙,你卻再說賺錢的行業太多不知道選什麼!!
可陳子邇真沒有在裝,他說的是真的,帶著20年的視角看1997年這個節點就是這樣的感覺,你讓任何一個人過來都是這樣的。
這個時候開個娛樂公司簽幾個後來的天王巨星,肯定賺錢;
找來厲害的導演拍幾個不錯的劇本,肯定賺錢;
你說做電子商務不一定有馬雲那麼牛逼,簡單,你給他做天使投資不就好了,拿著點股份你自動就是富豪了。
所以就像他自己說的,即便就是從現在開始做馬桶,這以後多少家庭需要這東西?那能不賺錢?
可陳子邇不缺錢吶。
再說那些首富就一定幸福嗎?張朝陽得過憂鬱症有人知道嗎?馬王兩人每年多少小時在飛機上有人知道嗎?這些網際網路大佬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有人知道嗎?
不過要說一個感興趣的行業也沒有,那也不是,陳子邇有一點興趣的,是做智慧手機,做出個蘋果那樣的企業,這符合他的性格:要做就做最牛叉的,軸、吹毛求疵,說好聽點就是追求完美。
可現在諾基亞才火,還蘋果呢。
~~~~~~~~~~
餐桌上,氣氛一度凝固。
楊潤靈則覺得眼前這個男人雖然聽著有些在吹牛皮,可是吹的太帥了,她的心撲通撲通跳,不過再想到‘可能性’,只能無聲嘆息。
陳子邇最後說:“這頓飯還是不要談工作了,再幹一杯吧。”
三人舉杯。
他繼續請教專利的事,萬一他未來真的做智慧手機,那估計是每天都要和專利打交道,這可是一個重要的武器。
楊潤靈自己沒想過做知識産權方面的律師,她說:“這方面的律師很少,專利律師要懂一點技術,得有理科背景,又要熟悉法律,還得有文科稟賦,臺階太高,所以現在專利律師,要麼就是有技術情結的法律人,要麼就是有法律情結的技術人,但要能做到兩者巧妙的融合,難度不小。”
陳子邇點頭,好像確實是那麼回事。
楊潤靈又說:“除了本身的難度高以外,案源也是問題,大的專利案件基本集中紮堆在大律所,大律師的能力也越做越強,而越大的案件呢,又越是願意找有名的律師。這就搞得入門的小律師只能在學習時從案例分析裡面接觸到這類案件。”
“與此同時,小的專利案件呢,質量差,就是一塊蚊子肉,律師的能力也提升不了,可以說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所以專利律師的兩極分化很嚴重,牛者越牛,弱者越弱,這中間的鴻溝很難跨過。”
韓茜說:“那還是做其他領域的律師好一點,能穩定有不錯的收入就行了,省得陷在那個坑裡出不來。”
楊潤靈則開始了自己的思考。
飯局結束,兩人離開了陳子邇的家之後。楊潤靈走在路上沉默著不說話。
韓茜問:“你怎麼了?想什麼呢?”
良久。
楊潤靈忽然決定說:“茜茜,我想好了,我要做專利律師!”
韓茜摸了摸她的腦門,笑著說:“你沒事吧,發什麼神經呢?你自己不是也說專利律師兩極分化嚴重,那個關口很難過去嘛!”
楊潤靈一點沒有開玩笑的意思,她分析自己:“我讀書時候本來就不偏科,還就是靠的理綜和數學的高分考上的金大,所以理科不差,我還是法律碩士,文科也好,我是有條件成為專利律師的!”
她給韓茜描繪著未來,“你知道嗎?商業中一個專利的訴訟費可能達到上億美元!”
韓茜相信自己的朋友可以做到,只是她的決定好突然,她猜測,“是因為陳子邇讓你做這個決定?”
楊潤靈也沒掩飾,說:“我們律師要做那麼多型別的案件,他卻獨問專利。”
“所以呢?”韓茜問。
“所以我要做專利,一定要做!因為有錢人關心的地方,一定有更多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