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邇覺得有點意思,問:“怎麼了呢?”
“先說結果,一店原來主要的客戶群是學生,按理說到了七八月份,銷售額鐵定下降,七月的前兩周的確是這樣,可是後來就不一樣了,原本我們一直穩定在2500左右的,我上次不是跟你說慢慢漲到了4000的日銷售額,就是她的功勞!”
“這麼誇張?”陳子邇略顯不信。
孫宏點頭,“你制定的策略是很好的,摸清周圍的人最需要什麼東西,然後訂貨。可是小錢和小華兩人,只會簡單的記資料,第一天哪個多第二天就訂哪個,卻不知道策略是死的,人是活的,每一天都有很多偶然事件發生的。這個盛淺予可不一樣,她把所有記錄的資料進行整合分析,而且還寫了一個叫什麼演算法的東西,我也不懂,反正挺管用的,她把這個叫做資訊系統,為此我還專門購買了兩臺電腦。”
陳子邇心想:這麼牛逼!
又問:“那她現在呢?每天都上班嗎?”
孫宏搖頭,“不是的,一般是晚上上班的,她要收集好一天的資料,其他時間偶爾才來。我看她很厲害,就按原工資給的。”
陳子邇點頭。
便利店建立自己的店鋪資訊系統這事陳子邇是聽說過的,7eeven就有自己的店鋪資訊系統,而且每年花重金不斷升級改善,幾十年來如一日,後來證明這個系統極大了提升了便利店的效率。
只是這是和數學以及計算機相關的東西,具體是什麼原理,陳子邇是不明白的,而且布丁到現在也就五六家店,搞這個還太早,他本來是想著等有個幾百家再去找這方面的人才籌建這個東西。
沒想到這個數學超級牛逼的盛淺予還能摸出點這個門道。雖然有點偏早,但讓她試試也無妨。
後來,在學校裡撞見盛淺予,陳子邇和她聊起去布丁的事。
他問:“怎麼想起來去布丁便利店工作了?”
盛淺予尋思一下說,“你去的時候看到我了?”
“嗯,前兩天看見的,見你忙,就沒打招呼。”
她又說:“我是找暑假工的時候去這家店應聘的,我覺得工作環境和待遇都挺好的,所以就去了。”
陳子邇覺得有些自豪感,“便利店漂亮吧?”
盛淺予點頭,她說:“不僅便利店設計的很潮,布丁的孫總也很厲害的,我聽他講話時知道他去年都破産了,卻在絕境中創造了布丁。”
陳子邇:……
沒有我,他已經在絕境中gg了。
“但其實我們還有一個大老闆,我聽同事說起布丁的經營理念,就覺得這肯定是個超級厲害的人。”
陳子邇聽著很受用,不要臉的繼續問:“怎麼個厲害法?”
盛淺予說的眉飛色舞,“我覺得他把便利店開活了,以前我的概念一直是:開好了店,然後只能等著客人來。要是沒等到,那就慘了。可是布丁不一樣,他是化被動為主動,我是第一次見到這樣做生意的思路。”
見陳子邇毫無驚訝的樣子,盛淺予不服,說:“你知道嗎?布丁便利店能知道明天大家最愛吃的食物是什麼,需要多少份,最愛喝的飲料是什麼,需要多少瓶。來購物的人年齡結構是怎麼樣的,其他的分店還能分析出附近的居民收入水平是多少;明天下雨,我們會準備好雨傘,明天高溫,我們會準備好冷飲。我們每一天賣的東西都是打算好的。”
陳子邇看她滔滔不絕的,故意說:“有那麼神奇嗎?”
盛淺予很篤定,“我說的都是真的!我以前都不知道一個小小的便利店,裡面有那麼多的細節,而且把很多人忽略的‘資料’資源當成一種核心資源來運用,這種運用資料的思想也啟發了我,告訴你我還用上我學的數學了!我覺得那個老闆肯定是跟你一樣的天才!”
盛淺予還覺得陳子邇也是天才,上次陳子邇陳述的社群和社交的差別,盛淺予至今都在琢磨,這裡面的東西多著呢,facebook幾千億美元的市值,那麼一個巨頭公司,哪能幾句話就講清楚。
陳子邇聽了她這麼一番誇贊,臉皮再厚也受不了了,攛掇著別人誇自己,這太不要臉了,有點羞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