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博華問:“你有信心?”
陳子邇說:“從做的那一刻起,信心滿滿。”
薛博華說出自己的來意:“布丁接受新的合作者嗎?”
陳子邇毫不猶豫,“歡迎之至。”
一來,這也算是‘報答’,二來,薛博華的關系也能為布丁的發展起作用。
陳子邇沒有獨佔大比例股份的怪心理,老闆一摳,就是在把優秀的人才往外推,把企業的格局往小了帶。
領導者的格局決定著企業的未來,這是肯定的。而一個人格局的大小,很重要的一方面就在於你能不能容人,能不能與人共享利益。
這世界上,一個人能做成功的事情太少了,即使是皇帝,你也得需要一群太監,一兩個得力的大臣。
至於股份這東西,說句不好聽的,不缺吃不缺穿的,只要控股就夠了,為了那些寫在紙上的股份讓企業在奔跑的時候助力不夠,到底哪個更虧?
所以,薛博華有興趣入股,為什麼不答應?沒有理由。
陳子邇的幹脆更讓薛博華刮目相看:一個小地方走出來的普通人、一個已經被實踐證明成功的模式、一個即將會帶來利潤的生意。
他要在這個時候入股,坐享紅利,分他賺到的錢。
想都沒想一口答應了。
這是真金白銀的利益,不是簡簡單單的開個玩笑。
薛博華跟著爺爺,跟著父親看過太多捂著利益就不放手的人了。
309陳子邇,是個人才!
“最後一個問題,我可以知道為什麼叫布丁這個名字嗎?”
陳子邇也學著跟他一樣坦白,“我喜歡吃一種叫布丁的冰淇淋,就用了。”
薛博華:……
名字來的很怪,不過只是細枝末節的事情,薛博華還是決定入股,當然,入股不是一兩句能說的清的,具體佔多少股份這也需要斟酌,再說孫宏也是布丁十分之一個主人,他雖說決定不了什麼,但讓人知道這個訊息,也是應該的。
孫宏會同意嗎?當然了,就沖副市長的名頭他也會歡迎的。
一個星期後,薛博華湊來了錢。
他還需要湊錢真是讓陳子邇沒有想到,看來他沒有讓他隨便花錢的家長。
四萬八,佔了布丁百分之18的股份。
從眼下看,陳子邇自己也就投了10萬塊,薛博華的四萬八才佔18個點,陳子邇賺了。
但過不了幾年,布丁的肯定急速擴張,4萬8能買到百分之十八的股份,那是大大的賺了。
但陳子邇也不糾結,他根本沒想過在這個上面賺錢,他最想從事的行業也不是零售,開這個便利店也只是孫宏以前是幹這個的,他自己也有點一時興起。
所以,合同簽的很快,布丁也正式迎來了第三位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