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昌聽著電話對面最後傳來的猶豫不絕之意,連忙打斷道:“行!老陳,這次是事情,是我沒有安排妥當,你就給我這個老兄弟一個面子。
我知道最近風聲緊,拍賣會那樣的地方不適合你,不過……到時候咱們老兄弟再聚一聚。至於其他朋友的損失,你還信不過兄弟我?
我這人,沒有別的本事,一是對朋友講義氣;二是好交朋友!”
……
陳金昌和某位人物通完電話,想了想,換了身衣服,出了門。
黑色的豪車,在一處偏僻的山野別墅前停了下來。
他剛走下車,就見一個女人走到了車門口,“陳總,老師已經走了,他臨走前要我把這個交給你。”
陳金昌知道面前這個女人,就是他從東南面請來的那位名號喚作“玉麒麟”的大師身邊的人。他接過女人遞來的暗黃信封,展目一看,封面上書:陳金昌親啟。
頗善書法的他,只覺這幾個字如風雲流水、無拘無礙,心中的不悅頓時淡去幾分。
信封並未封口,甫一展開,一張硬片便從信封裡滑落——正是當日陳金昌贈送出去的那張金卡。
他沒有在意跌落到地上的那張、代表著普通人幾輩子也賺不來的財富的小卡片,兩個手指深入信封中,夾出一張薄薄的信箋。
箋紙薄而清透,愈發襯得上面墨色濃鬱、在光明下玄光震爍。
只見上面寫道:
福地洞天豈凡主?未知天人,又起俗心,收拾東西且家去,高臥頌黃庭。
並沒有往日的故作高妙,文中之意,昭然若揭。但陳金昌又拿不準,這“洞天福地”,當是說他謀求的那一片土地。
“豈凡主”,不就是說,這樣的地方,豈是凡俗之人所能佔據的?那轉念一想,是不是在說,這片洞天福地的主人,就不是普通人了。
陳金昌想到這裡,悚然一驚。他想去回想那位他曾見得一面的“洞天”主人,卻發現,除了那懶散清淡的氣韻,略顯青澀的質體,其他的,竟回想不出太多來。
或許連周易都沒有想到,隨著空間的擴充套件變化,隨著他自身的變化,他本身顯露出的不同之處,總是有意無意間被人忽略;甚至他的身形樣貌,若有人刻意去想,就發現,竟想不起太多來。
他很多方面,遠不如他自己所想的掩飾得好,但卻甚少有人對他某些與眾不同的地方産生懷疑。或許,這就是道家所說的“和光同塵”——或許是他心裡的變化,而引動某種莫名的力量而産生的效果。
陳金昌看到第二句,愈發的覺得自己的猜測正確,不妨又想起在洞天之中,自己未曾太過注意的種種奇異之事,比如那些太過靈性如妖的動物、比如那些味道遠遠好過他處的菜餚,比如……
這些年,所謂“福地洞天”所謂“風水好”的地方,他見過不知道到時候,甚至也聽過種種異聞,但無論是哪個地方,哪裡有表現得這麼神奇的?
那分明不是一片應該出現在這個世界的土地!
————
有點事情耽誤了,兩章一起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