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園,近四十萬斤的産量,每斤五十元,那就是兩千萬。
把亂七八糟的東西都去掉,把毛色拋掉,把稅交掉,剩下的,不管怎麼算,總有個千來萬吧!
千來萬的現金,哎呦,我個媽誒!眼紅的眼紅,胃酸的胃酸,終究還算要歸到一個錢字上來。
周易跟他爸媽一樣,對錢不十分看在眼裡,想來花錢,都是月月光、幹幹淨。
這些親戚朋友來借錢,無非就是個打抽豐、打土豪的心態,就是看能不能弄到點錢,根本沒想過要還的。
周易對這樣的心態很理解。
更重要的是,他這錢來得容易,也就比中彩票差點了,而且後面還有持續不斷的錢往兜裡進,可比中彩票安穩多了。
這麼一想,只要打電話來的,他便按關系遠近、要辦事情的要緊情況,一個個許諾了一萬到幾萬不等的“借款”。
當然這樣的美事也就一次了。
打抽豐的,不止來自親人朋友,還有他曾經就讀的小學,還有政府部門,還有其他準備渾水摸魚的人物。
這些人物中,政府部門是萬萬不能得罪的,但錢多錢少值得商榷;學校小學老師是要給個情面的,不然大家都給了,學校一來沒有,未免讓人覺得不講恩義;只有其他渾水摸魚的,周易才懶得管他們的想法呢!些許酸言酸語,也吹不到他面前來。
第一次,權當發紅包,根本就沒想過要人還錢,到後面,如果還有來打抽豐的,他們有臉說借,周易就有臉說不借——理由非常充分:上次借的都沒還,這次還借什麼?我養你啊!
無論如何,周易在鎮子上,得了個“豪大方”的稱號,大都稱贊羨慕,羨慕周易那群親戚朋友有周易這麼個大方的子侄或者朋友。
共拿出去百來萬發了“紅利”,剩下的錢,按要緊事,周易開始一一劃分用處:
第一,家裡在鎮上的新房子要建,這設計到周爸周媽還有兩個叔伯的生活起居的大問題。
第二,索道要加緊建立,在這一方面,他並不懂行,在網上查了查,怕不要百來萬甚至幾百萬才能拿下;他準備請建築行業的四叔幫忙練習建築——畢竟是一個行業的技術,專業人士總比他這個半吊子都不算的人好——這都是偷懶的藉口。
第三,湖泊上木橋的新建還有洞天入口處洞子的一些諸如照明之類的佈置。
至於其餘方面,都不是那麼緊要的,就是有多少錢辦多少事兒了。
鎮上新房的修建,按平時來說,二伯和四叔是絕不會要他出錢的,畢竟賺錢不易,而且他出錢建了,以後房産算誰的?免不得要發生兄弟鬩牆的事,讓外人看了笑話,這對於死要面子、出心謹慎保守的二伯與四叔來說,是要不得的。
不過,看周易大賺上千萬,又大把的在親戚朋友圈裡撒錢,不免也有些眼紅,最後推拒不過,便勉強接受了,算是這位侄兒的孝心了。
新房建設忙,但周易並沒有摻和,他懶得很,而且有專業人士在,就不越俎代庖了。
但索道的建設,卻由不得他不關心。
周家四叔周大虎從外面聯絡了一路施工隊;施工隊檢視了山體山勢情況,將價格定下來,留下幾個花重金請來的驗收監察人員還有周家四叔,事情差不多就完了。
至於黑洞的建設。
有了金錢開道、有了政府支援、有了人心氣和,一切都不是事,不過幾日功夫,入口處的洞子就亮堂起來,閃爍出五顏六色的霓虹光彩,地面也用磨砂的石板鋪平,用水泥接縫,總算不會容易讓人跌絆著。
至於近洞天那塊橫生出來的大石,在周易的強烈建議下,並沒有被摩擦清除,依舊橫亙在哪裡,只能容忍一個人側身透過。
在他看來,這一塊石頭,正好將兩個天地劃分開來:洞外水霧綿延,青山碧樹;洞中霓虹閃爍、光怪陸離;谷地洞天,則雲霧沼沼水泱泱,正是世外之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