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樣的錢,能經常賺麼?
即便賺到手,又有什麼意思呢?
他想過藉著空間碧泉水在山中開闢一個藥園,也絕對能大大的賺錢,而且是透過自己勞動得來的,並非撈偏門,用著也踏實。
但是,他,乃至他身邊的人,都沒有從事這一行業的,而且他本人對於這一行業既沒有了解、也沒有興趣,換句話說就是:不能吃不能喝的,種了幹嘛?
他還是被一種小農思想籠罩。
或許,唸了這麼多年大學,還是免不了受祖輩幾代農人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早已深入骨髓。
最後,他還是將目光放到了果蔬的種植之上。
或者說,是放到了一種植物上:葡萄。
葡萄可以是下裡巴人的,山野地裡就有采,農戶家裡就有吃;可以是陽春白雪的,想想那些西餐廳吧,那迷人的搖曳著的紅色酒液,那在高腳杯上暈出的一圈又一圈酒淚,是多麼的動人,幾乎成了上流社會的標識。
這是一種下合農戶、上通天際的水果。
當然,這一切,都不是周易想要種葡萄的最主要的原因……
……
他的家鄉,或者說就在祖屋背後的山上,就有一片野葡萄樹。
這些野葡萄跟市場上賣的一般葡萄不同。
首先,這些葡萄藤極顯遒勁,如龍蟠蛇繞,十分堅韌,還帶著木刺;特別是老藤,雖然木刺在長久的歲月裡,被時光磨去,但金黃的色澤,堅韌而堅硬的質地,卻給人以極大的好感。
正是這種發自內心的好感,讓當地的小孩子們、女孩子們都將這種老藤當做是最好的首飾戴在手上。同時,這樣的老藤,在當地有美容祛邪的說法。
不過,這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隨著城鎮化、工業化的到來,各種晶瑩飾品的堆積,這種天然的、傳統的、古老的飾品早已經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在當地的鎮上,也只有在極為傳統的老婦人手腕上,才偶爾可以看見一二。
這類野葡萄不僅僅只是老藤作為飾品的好看,更能結出甜蜜的葡萄。
每到夏末初秋的季節,炎熱未去、寒冷隨著夜風悄悄到來的時候,大量的野葡萄就會在高山上成熟,那一顆顆晶瑩的紫色,蒙著白霧的神秘,讓人不由自主的想要掀開那層面紗,想要一一去嘗試。
野葡萄皮厚而籽大,肉還少,似乎沒有什麼讓現代社會的人們再一次嘗試的。
可她除了比之市面上一般葡萄更加美麗而神秘的面容之外,還有比之尋常葡萄更多的清甜滋味,甜卻不膩、甜卻而清,甜到了一個極致、到了心裡頭,卻不讓人心悶心膩。
這是刺葡萄的甜,即便在工業社會,即便是高科技術催生出來的無數果品裡,在當地,她還是有著她獨有的地位。
每當刺葡萄成熟的季節,就能看到一戶戶的城鎮居民、鄉裡農民上山去,或是為了一個野趣野味,或是為了摘來大量葡萄賣錢。
無論如何,刺葡萄都在當地,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這是深植於每個鄉人心底的東西。
周易亦喜歡吃刺葡萄,除了略嫌棄她粒小而籽大之外,倒也覺得很好。
他心中或許早藏了一顆種葡萄的夢,只是到了今日,到了空間裡那個契機的發生,到了因為雞鴨帶來的不休煩惱,才真正的將這顆夢珠拾起……
月前,周易在臥房的床底下發現了一根金黃色的刺葡萄藤,已經製成了手環模樣,小小的,一看就是小兒的玩物,也只有小兒才能佩戴。
看到這個金黃色的葡萄手環,無數的記憶自周易的腦海深處湧了出來,那些童言稚語、那些童聲歡笑,都從葡萄藤環上流瀉出來,那是最好的記憶與最美的純真。
那一段日子正忙得很,忙著殺雞宰鴨做飯,也來不及多去回憶那些青澀的情懷,便下意識的,將藤環放入了他心底最私密的地方——那個神秘的空間裡。
他怎麼也沒想到,一段小小的藤環,在進入那個玄秘的空間之後,在時隔十餘近二十年之後,竟然還爆發出如許強健的生命力!
就在碧泉的旁邊,在藤環落下沒多久,就在周易都沒有發覺的時候,藤環悄然的生根了,發出了嫩芽,並且迅速的長大,成為一條通天的強硬的巨藤!
她不用攀附,她本身就是一顆樹,一棵藤脈糾纏形成的奇特大樹。
當周易看到這棵葡萄樹的一瞬間,他就下定了決心……
——————
這本書正式改名為“都市之洞天仙境”,若給各位帶來不便,還請原諒則個……
最後,那個,嗯,哼,那個,養肥的哥們,咱給小嫩芽施點肥好不好?
ps.感謝“小懶蛇77”的支援!感謝“視書々如命”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