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卿對太子提出的提議有什麼看法?”西豐帝沉默片刻問道。
眾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有言語。
“眾卿但說無妨。”西豐帝說道。
“皇上,如今為了西豐百姓的安定,這談和是最佳的選擇了。”
“皇上,臣以為就這樣談和,會顯著我們西豐很懦弱。會讓世人恥笑的。”
“皇上,經過這幾戰,我們西豐的軍事力量明顯不如東啟,再打下去,我們西豐早晚會慘敗。”
“不戰而敗,乃是無能之人才會做的決定。”
“臣同意議和。”
“臣同意議和。”
說來說去,最後西豐帝決定,派人去東啟大營議和。
“朕決定,明日就派人議和。不知誰願意前往東啟大營做這個說客。”西豐帝說道。
堂下又是一陣沉默。誰也不知道這去議和是好事還是壞事,若是談成了,怎麼都好說,若是談不成,說不定就會被東啟軍直接殺了。
“父皇,兒臣願意前往。”太子再次出班說道。
“好,朕一會就休書一封,你去東啟大營代表西豐與東啟七皇子談和。”西豐帝說道。
“兒臣遵旨。”太子領旨。
散朝之後,太子便去了自己母妃那裡。
良妃一聽兒子來了很是高興。
“皇兒,今日怎麼得閒到母妃這裡了?”
“母妃……”太子喊了一聲母妃,聲音變得哽咽。
“皇兒,你怎麼了,快和母妃說說。”良妃溫柔的說道。
“母妃,想來你也聽說了,東啟來聯姻,父皇藉機陷害東啟七皇子,現在導致七皇子舉兵相向,如今已經連破數關,於今日打到京城了。”太子憂傷的說道。
“之前的事有聽說,後面的不得而知。”良妃說道。
“兒臣知道母妃一心虔誠禮佛,不願意理會這宮裡的彎彎繞繞,可是如今我們就要大難臨頭了。”太子說道。
“為何?”良妃說道。
“母妃,之前東啟剛起兵時,四弟率了五萬大軍去剿滅人家,沒想到被人家打個落花流水,損兵折將。近日連續幾戰,我們西豐又損失了近六萬餘人,加上之前的,十多萬人就因父皇的一個貪心而喪命了。”太子說到此處,不禁淚眼婆娑。
“阿彌陀佛,罪過,罪過啊。”良妃聽到此處,緊閉雙眼,口唸佛號。
“今日兒臣向父皇提出,明日議和,父皇也同意了,所以兒臣今日特來向母妃辭行,畢竟明日兒臣進了東啟大營,他們怎麼對我還說不一定。”太子說道。
“你自幼便立為太子,二十年了,一直兢兢業業學習朝政,兄友弟恭,心性善良,從未有過害人之心。想那東啟七皇子也不是濫殺無辜之人,皇兒此番前去,定會全身而退。阿彌陀佛。”良妃說道。
“但願吧。母妃,生死之事,兒臣早已看淡,即使明日一去不歸,兒臣也不後悔為西豐與東啟的和平所做的努力,如今,兒臣心中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母妃你。
老四一直以來對太子之位都是虎視眈眈,邱皇后對母妃也是處處打壓,如今母妃一心禮佛,邱皇后對您才不再刁難。兒臣深怕明日之後,老四對母妃下毒手。”太子擔憂的說道。
“生死自有天命。榮華富貴我已享受過了。紅塵俗事皆是浮雲了。”良妃說著又閉上眼睛。
“母妃,都是兒臣無能,才讓我們母子如今一點地位和權力都沒有,整日還要為性命擔憂。”太子懊惱的說道。
“這不怪你,從小,母妃就教你,要做個仁義之君,善良乃人性根本。要怪只能怪皇權的誘惑太大,他們太執著於更大的權力,不懂得知足。”良妃說道。
“母妃,這些道理兒臣都明白,但願這場戰爭能順利平息,兒臣願出城為民,把這太子之位讓給老四,可好?”太子說道。
“我兒無論做什麼,母妃都支援你。”良妃說到此處欣慰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