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苗的管家東豐,曾為吳苗的一把手,吳苗所有事他都知曉一二,卑職建議各位大人重新審問一下東豐,卑職相信從東豐那裡大人一定會有不小的收穫。”
“或者說,假如吳苗真的是因為接受了別人的賄賂這才殺了何久翁,那吳苗也定會與賊人之間有書信往來,照此看來亦能找到真正殺害何久翁的賊人。”
見堂上的吳大人點了頭,師中泰繼續道,“買賣器械的事情卑職不清楚,卑職也不敢在三位大人面前造次。”
“銀兩貪汙之事,卑職卻有聽說,可雖身在軍器監數月,卻也對其不甚明瞭。”
吳思明眼中閃過一絲失望之色,準備說些什麼,卻又聽到師中泰繼續道。
“卑職這裡有一張銀票,還有一張匯票,請三位大人過目。”
接過師爺遞上來的銀票和匯票,銀票的字面是一萬兩整,是個不小的數目,匯票上同樣寫著一萬兩,可匯票之人的名字卻寫著黃州大。
“黃州大?”
“這個,這個名字本官怎麼覺得有些耳熟。”
“耳熟?我看看。”
付憫竹接了過來,對著匯票人的名字認真瞧了瞧,默唸幾遍,卻毫無印象。
“朝廷上下千百個官職,覺得耳熟倒也不是什麼怪事。”
見幾位大人都不知道,師中泰解釋道,“也難怪幾位大人不知道,這個黃州大並非是什麼鄉紳名貴,也不是朝廷中的某位大臣,而是一個尋常百姓。”
“尋常百姓?”
丟下手中的銀票,吳思明看向堂下的師中泰,問道,“師大人應該不會在公堂之上隨便提起一個尋常百姓的名字吧?”
“你到底想說什麼?”
倒還不算太笨。
淡淡笑了笑,師中泰抱拳回道,“這張銀票是卑職前幾日在戲樓中收到的賄賂,隨同這張銀票一同的還有一封信。”
“拿過來。”
將書信遞了上去,師中泰繼續道,“在信中,寫信之人要求我為他辦一件事,這件事不大不小,正好是我的處理範疇,因為何久翁的女兒何汝蓮就住在卑職家中。”
“所以,如果說要讓何久翁的案子不再被世人所知,只要控制了他的女兒便是上策。可不湊巧的是,這封信我是在吳大人定案之後才看到的,所以卑職也不需再糾結。”
“哦?”
放下手中的書信,吳思明笑問道,“那按照師大人的意思,若是在本官審理之前看到這封書信,你就會阻止本官辦案?甚至是想辦法去脅迫何汝蓮?”
“吳大人說笑了,卑職不敢有此意思。”
這茬師中泰可不敢硬著頭皮接下來,接不好可就是要掉腦袋的問題。
“如若卑職是在吳大人審理之前拿到的書信,卑職自當會立馬將書信銀票交給吳大人,讓吳大人抓到這個主謀之人。”
“可當時大人已然破案,卑職再拿出這封書信和銀票也就沒什麼用了,但卑職擔心此人會再後來惹事,便吩咐下人去了東杭錢莊查實這張銀票的匯票人是誰,熟料竟然找到了黃州大,後竟調查才知道他是祁樹禮祁大人的管家。”
吳思明將書信,銀票,匯票放好,低聲輕吟道,“祁樹禮?”
“何久翁如果真的像大理寺審理的那般,是因為盜賣器械才被抓到大理寺的,那為何還有人需要花一萬兩的銀子來買通我阻撓此事呢?”
“如若何久翁盜賣器械一事是假的,那會不會是真正的盜賣器械之人在誣陷何久翁,意圖將盜賣器械之事嫁禍給何久翁,以此來躲避自己的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