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六慾則在《大智度論》中有明確記載,其中把六慾解釋為俗人對異性的六種慾望,這六種慾望統稱為‘情慾’。而這六種慾望分別是,色慾、形貌欲、威儀姿態欲、言語聲音欲、細滑欲、人想欲。”
看到師中泰有在認真的聽自己講話,劉碩佳繼續道,“弄懂了佛門的七情六慾,接下來就要說說師公子認為的‘除七情滅六慾’。”
“其實在佛門,並沒有真正的除七情滅六慾,這些話是那些假裝佛門子弟,或者不懂佛的人胡編亂造,用來矇騙百姓的話。”
“佛門中其實並不會禁止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人的一生縱然不會大起大落,七情卻總是相伴左右,佛門只是在提醒你認清楚七情的本質,看明白感情的因。如果你以貪慾心去佔有他人,與他人產生各種情緣,這就是痛苦的因。你因‘人想欲’而勾起你的‘憎’情,那你的其他六情便會因此消失,‘憎’情佔據了你的身心,你的精、氣、神三者全被‘憎’情霸佔,那麼你的人就會成為‘憎’的化身,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話,人便會由此成了惡魔。”
“許多百姓認為,佛門是絕情的,佛門排斥所有的感情,其實不是這樣。懂佛法的人都知道,佛門並不會去排斥正常的感情生活。對於一般的出家人,佛門只是要求他們節制感情,並且受持寺院清淨的戒律。而且,佛門要求受持戒律,也是循序漸進的,佛門並不要求所有人都剃頭出家。退一步講,佛門也不要求所有人都信仰、皈依佛門。佛門的精神是很自由的,你相信也可以,不相信也無妨。”
“佛門子弟不會強制要求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只求順其自然。如果百姓不信佛門,他們也依舊過得很好的話,我佛也是樂見其聞。普度眾生的最終目的,只是為了讓百姓和樂。”
如果劉碩佳身上再來點金光照耀的話,師中泰恐怕都要把她當作菩薩一樣看待了,一番七情六慾的理論下來,師中泰差點就被她給洗腦了。
不過不管怎麼說,師中泰還是很佩服她的見識,“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在下今日真的是受教了。”
“師公子過譽了。”
劉碩佳上下打量了師中泰一番,道,“其實我看師公子倒是個與我佛有緣之人,如果師公子哪天有空的話,可以到雲安寺去看看,到時候我可以讓我師父給師公子講經論道。”
與佛有緣?
呵呵,我還與道也有緣呢。
好在劉碩佳沒說要師中泰去剃度為僧,若不然師中泰的大白眼就要丟過去了。
“多謝劉小姐的好意,只是最近在下公務纏身,怕是近期是閒不下來去雲安寺聽大師談經論道。”
“不妨事不妨事,這些自然是要等師公子忙完朝廷的事情再說也不遲。”講完經,劉碩佳也還好沒忘記自己今天來此的主要目的,“那剛才的事兒,不知師大人想的如何?”
“在下還以為劉小姐已經想通不再做那件事了,看來倒是在下想的多了點。”沒想到她還記得這事,師中泰也只能心頭惋惜這世間又少了一個大好的姑娘,單身的男子怕是又要多一個咯。
“既然劉小姐一意孤行,那在下也不會再多說些什麼。下面小姐只要告訴在下我需要配合你做些什麼,其他的就不用小姐費心了。”
翌日,京都的大街小巷便都傳遍了一首童謠,“俊駙馬,俏駙馬,有了公主不知足,城隍廟裡會姑娘,姑娘美,姑娘笑,姑娘樂的哇哇叫。”
金鑾殿。
“啪!”
“大膽!”
“師中泰人呢?”
“回稟皇上,師大人現在應該在大理寺。”
“大理寺?”
明正皇上氣的鬍子都翹了起來,“他一個軍器監監丞跑到大理寺做什麼?”
“任職期間,公然翫忽職守,他還真是膽大包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