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人”
從乾清宮出來,張承禮急忙叫住了腳步匆匆的李正基,然後在眾人不解的目光下二人移步到了沒人的角落。
“張大人是有什麼急事?”
“怎麼,難道李大人要趕著時間回家?”
李正基點頭,神色有些鬱郁挫敗,“一言難盡啊。”
“不過也無妨,張大人你有什麼事就請直說好了。”
若是喚作平時張承禮可能就讓他走了,可是今日他心中藏著很多疑問,不吐不快。
“方才在皇上面前,李大人何故要那般說?”
見李正基疑惑地看向自己,張承禮指明問道,“兩國戰後所得之物,你我二人並未商討過,李大人何故要在皇上面前說謊?”
張承禮顯得有些生氣,語氣不自覺加重了,微怒道,“方才若不是其他大人都在,我非要戳穿你的謊話不成,也好讓皇上治你個欺君之罪。”
“原來是這事啊,我還當張大人要問什麼呢。”
李正基完全一副滿不在乎的模樣,這讓張承禮看了心中更來氣,鬍子都要翹起來了。
“張大人你也先別生氣,聽我給你解釋。”
見他應話,李正基笑著繼續道,“奏摺上的協議本就是咱們兩個跟虎嘯太子商定的,這是事實,對吧?”
說好的解釋,不明白他怎麼突然提及協議,張承禮督了他一眼依舊沒答話。
“其實張大人你本來也是支援出兵銀國的,而虎嘯太子的條件你我也都明白其實並不過分,反而是我們為了那一點利益,一直在跟他周旋。”
“單說此次出兵,不管帶兵出征的是哪位將軍,至少得有幾萬士兵,這幾萬士兵的衣食住行加起來,哪一樣不是幾十萬的銀子。”
“婆羅國現在是什麼情況你我也不是不知道,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逼得虎嘯太子太緊的話,難道張大人不覺得會適得其反嗎?”
雖然張承禮還未應聲,可單看他臉上緩和的表情,李正基便知道他已經把自己的話聽了進去,便繼續道,“我朝國庫空虛這是不爭的事實,再加上北河兩府的蝗災,這可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而虎嘯太子突然這個時候提及結盟之事,而且還拱手相讓所有的戰後所得,別說是皇上了,就連我聽了都心動。”
“可是太過貪心的話,只會把事情壓制到極點,誰也保不準虎嘯太子會不會背水一戰,就算到最後銀國和婆羅國落得個兩敗俱傷的場面,那我們中朝就有能力將他們吞下嗎?”
張承禮微微搖了搖頭。
“皇上雖然年事已高,可從他近幾年的作為來看,張大人這麼聰明的人難道看不出一點什麼嗎?”
看著李正基,張承禮開始回想明正皇上近些年的作為,於前些年想必近年的皇上的確勤勉了許多,朝會的頻率越來越高,先是科舉制度而後整頓奢靡之風,中朝隱隱有了一絲太平盛世的苗頭。
突然想到了什麼張承禮眼神一亮,欲要開口,話到嘴邊卻沒說出口。
“張大人想的沒錯,皇上的確有此深意。”
李正基幫他確認了心中所想。
“若不是我朝國庫不允許戰事,縱然是十個虎嘯太子前來,皇上亦不會選擇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