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麗堂皇的坤寧宮單是面對一個宮殿,師中泰便已經有了一種自慚形穢,或者說是螻蟻般的心態,相比於住人,師中泰更覺得這座宮殿是住神的。幾丈高的的房梁,在加上精美華麗的花紋雕刻,以及殿內的佈局和擺設,誰有能說這不是神仙住的地方呢。
很貴氣,很莊嚴,很華麗,很奢華,但師中泰不喜歡,他需要的是一個“家”的感覺,而不是這種空蕩蕩的“空曠”。
面對楊皇后一人雖說有些惴惴不安,但是好歹自己還能應付的過來,畢竟女人大多數都是喜歡聽甜言蜜語的,這些話師中泰張嘴就能來,只不過是措詞的修飾罷了。
但如今,卻突然多了一個人,不單單對方是一名男子讓師中泰有種坐立不安的感覺,而且更因為對方還是當今皇上的嫡長子。
如果說這些身份會讓師中泰心裡有一種威壓的話,那麼他的溫文爾雅,和睦可親,以及最重要的帥氣的臉,竟然讓師中泰有了一種心慌意亂的感覺。甚至於在龍瞻宏跟他說話的時候,師中泰都有些心不在焉,注意力完全不知道被他拋在了哪裡。
這種感覺,讓師中泰意識到很不對勁,可是自己越想極力剋制,卻又偏偏壓制不住這種情緒,就好像上癮了一般。
“方才我聽師大人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若是每一個讀書人都能做到這些,我想我們中朝就不愁一統天下了。”
“因此,我想向師大人請教一下,到底該如何做,才能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納尼?
說好的不是問志向的嗎,志向這種東西不就是個虛無縹緲的想法嗎,最多不過就是給人樹立個目標讓人不迷失前進的方向罷了,誰還能真的做到這點嗎?
龍瞻宏這個問題讓師中泰有些頭大,心慌的更是一筆,自己剛才只顧著在楊皇后面前吹牛逼,都還沒來得及打草稿,搞得現在挖的坑這麼大,還得讓自己想辦法來填,真特莫得頭疼。
“師大人可是有什麼顧慮?”
見師中泰一臉“為難”的神色,龍瞻宏還以為他是擔心自己會說出什麼不該說的話,當即放話寬慰道,“這裡除了母后和我,也並沒有其他人,就算是師大人說了什麼違和的話,母后與我也不會對外說的,更何況我們這也只是在閒談,閒談的東西自然是做不得真的。”
“對吧,母后?”
接到兒子的示意,這又不是做什麼壞事,楊皇后自然喜聞樂見這種事情發生,隨聲附和應道,“嗯,這裡是坤寧宮,是本宮的地方,師大人就當這裡是自己家一般,不用顧慮太多,想到什麼說什麼就好了。”
呵呵噠。
心裡拋給這對母子一個冷冷的又不禮貌的笑容,師中泰也知道自己若是今天不把這個坑給填上,早晚有一天也得被其他人追著填坑。既然早晚都有此一遭,那倒不如現在就識時務一些,也好在他們面前留點好印象,畢竟這兩人可是都有著顯貴的稱號和位置。
“那微臣就見笑了。”
見他準備開口,龍瞻宏臉上不由自主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就連楊皇后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為天地立心,立心其實也就是立天理之心。因為天理可使天下悅且通,從而能使天下接受仁孝之理,是非之辨等價值觀念。周易繫辭上有道: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所謂三極之道即天地人三才之道,也就是說天、地、人是一個整體,而‘天地’也就是‘天地之間’,‘天地之間’涵蓋了世間萬物,包括人,動物,以及人間社會。尚書泰誓有云: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天地乃萬物父母,而人為萬物之靈,其可講人不能違背天地之道,而需與之和諧;又可講人可與天地溝通,因此才與天地並列三才。道德經中的,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為生民立命。當下,很多人都認為‘人之命,天註定’,微臣以為不然。‘命’這種東西玄之又玄,不可言說,就算你早早安排好了一切,可當你執行的時候卻總會有轉變。但是這種‘變’並非是不可改變的,微臣以為只要透過自己的努力,人就能在精神價值方面掌握自己的命運,繼而可以‘改變’行為上以及‘命運’上的安排。”
“所以師大人的意思是每個人都可以翻身立命?”
龍瞻宏突然插嘴問了一句,這讓師中泰稍稍有些意外,眼神下意識看向他時,突然間明白了什麼,搖頭否認道,“不是。”
“微臣的意思是,只有當人透過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德行施加,以及自己的行動實施時,‘命’這種東西才有可能改變。但,請注意,這只是有可能,並非是一定。”
聽罷龍瞻宏瞭然的點了點頭,視線微微下移在沉思些什麼。
回答了龍瞻宏的問題,師中泰視線移向楊皇后,見她興致勃勃的看著自己並沒有什麼問題想問,師中泰這才繼續講。
“為往聖繼絕學,往聖則是指過去以及當前的聖人。聖人自很早以來便陸續不斷地出現在人間,聖人所謂也就是眾人人格典範和精神領袖。如儒家的孔子,道家的老子,墨家的墨子,法家的韓非子,以及其他學說家的領袖人物,這些都屬於聖人。”注意到楊皇后嘴角浮起淡淡的笑容,師中泰心念如電,大腦中樞神經飛速運達,“這些都是過去的聖人,而當前的聖人,比如說太祖元中皇帝,當今皇上,還有皇后娘娘,你們都是當今天下子民一直敬仰的人格典範,和精神領袖。”
“師大人說話做事還真是滴水不漏啊,呵呵...”
楊皇后笑的很開心,師中泰卻是為自己捏了一把汗,這宮裡果然還是少說話的好,保不準哪一句就惹人不喜。
嚥了一口口水,師中泰接著說道,“以儒家為例,自早寒之下,千百年間,一直都未能延續先前儒家的學脈,因此很多人儒家子弟主張要努力恢復先前儒家的形上智慧,使天道性命之學,內聖成德之教,重新光顯於世。所以說‘為往聖繼絕學’,就是要恢復天下百家中斷了的學術傳統,並且繼承創新。”
喜歡駙馬乃紅顏請大家收藏:()駙馬乃紅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