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內目前的情況,也不知道能不能算得上是二比二,因為左一恆只是告誡趙德明不要輕敵,卻並沒有直言說出反對,或許他也在同意出戰的那一方。
“若是呼蘭朵齊是你一句話就能打敗的話,那他也不會統一如今的銀國了?”
對於只會用匹夫之勇戰鬥的人,左一恆不屑與之過多爭辯。可他的不屑,在趙德明看來,卻恰恰就是他的懦弱無能。
“那是因為我之前一直在西南抗衡萬族,若不然現在哪有呼蘭朵齊的事情。”
“好了,現在不是你們爭論雌雄長短的時候,有什麼想說的,等你們真正到戰場的時候再說吧。”
聽了半天不過是一些吹捧,沒有一點實質性的幫助,皇上不耐煩的說了一句。
“太保你還沒發表意見呢。”
李正基聞聲站了起來,“回稟皇上,微臣方才是在思考。”
“現在思考的怎麼樣了?”
“微臣已有了主意。”
“那就說出來聽聽。”
“微臣以為張太傅和劉太尉的話不無道理,因為我們的確不能因為那些人的衣著和口音就去判斷他們是否是哈蒙部落的人,而且就算他們是哈蒙部落的人,我們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是否有呼蘭朵齊的授意。所以,這些的確都是未知的。”
皇上點了點頭,這些他也都想過,只是若是他們不是哈蒙部落,那這股勢力也必須要消滅,膽敢侵犯邊境百姓,決不能給這道閘門開這道先例。可若真的是的話,那他們也不得不防,或許這就是呼蘭朵齊在測試他們的反應,這道閘門更不能開!
“但是依照目前的情況來看,不管這股勢力是屬於誰的,我們都不能坐視不管,這個小小的試探,我們必須表明我們強硬的態度,因此,這兵我們一定要出,而且要出中朝最精壯、最有戰鬥力計程車兵!”
“可是李太保不要忘了,北河府和西山府才傳來蝗災的訊息,這出兵不得也要銀子嗎?戶部就那二十萬白銀,你說這銀子到底是給北河、西山賑災用呢,還是用來打仗呢?”
不等李正基回答,坐在劉敬一旁的張承禮先開了口,“我想李大人是打算讓這筆出兵的錢由別人來付。”
“哦?太傅你知道?”
張承禮起身回道,“回稟皇上,微臣以為李大人可能想把這款軍需放在虎嘯太子身上,不知李大人可是如是打算的?”
眾人將視線放在李正基身上,李正基衝著張承禮笑了笑,接著看向龍椅上的皇上,“張太傅說的沒錯,微臣的確是如此想的。”
“既然婆羅國有難在先,而虎嘯太子有懷揣著誠意來我們中朝結盟,中朝作為泱泱大國,又豈能坐視不管婆羅的生死,所以皇上要答應結盟,而這結盟的前提條件就是軍需讓虎嘯太子來出,如此一來,不但北河府和西山府的蝗災能夠解決,這西北邊境一事也自然能妥善處置。情況好的話,說不定中朝還能贏得更多的好處,比如周邊國家的信任。”
戰爭是為了什麼?
很簡單,是為了名,為了利,為了拓疆開土,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如果一場戰爭,沒有名和利方面的獲得,那這場戰爭就是白費人力,物力、財力。它就是一場毫無意義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