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明正十年金科進士上前覲見。”
以楊銘舉、李明慶、師中泰三人為首,身後緊跟著四十餘名士子,跪地齊聲眾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方亭中坐著一明黃『色』龍袍的老人,看著滿地的金科進士,臉上『露』著欣慰的笑容,輕輕揮了揮手,“平身吧。”
“謝吾皇。”
眾人剛起身,就有太監拿著方方正正的墊子放置在每個士子的身後。
“都坐吧。”
“喏”
眾人拱手一拜,紛紛都坐了下去。
“或許你們會奇怪,為什麼朕讓你們坐下?”
“皇上仁德,愛護吾等。”
見說話的是狀元楊銘舉,皇上看了他一眼,微微點頭。
“何人有解?”
眾士子皆互相看了看,沒人出聲。就在皇上以為沒人回答的時候,一個疲懶的聲音響了起來。
“民有疾苦,國有所難,歷經幾十餘年,皇上胸有滿腹之言,以警眾生。”
“你是?”
“學生師子航。”
皇上眉頭微微皺了皺,一老太監忙附耳小聲提醒了一下。
“你就是師中泰?那日在殿試三急之人?”
一語問罷,眾人皆笑了。
師中泰面無一絲愧『色』,“學生就是師中泰。人有三急,非吾身能控制,不可不急。”
“哈哈哈,那你給朕說說,三急指的是什麼?”
“三急是內急,『性』急,心急也。”
皇上聽得好奇,“倒是新鮮,那何為內急,何為『性』急,何為心急呢?”
眾人也都高高的豎著耳朵,看師中泰怎麼說。
“用白話講,內急為茅房,『性』急為洞房,心急可指妻子生子,夫著急。”
“粗俗!”
“倒也妥帖。”
皇上點了點頭,手中的扇子合了起來,放置在了左手手心。
“方才你的話,其實與銘舉的無甚差異,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
“皇上說的是,學生也只是在銘舉兄的基礎上點綴一二。”
示意他坐下,皇上衝著眾人笑了笑,這個話題便掀了過去。
“今日之後,你們便是朕的門生,朕就是你們的先生。自今日之後,你們便都要各自赴任自己的職責,作為你們的先生,朕要提點你們幾句。”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大中朝建朝以來,民眾遍佈中原大地,雖有兵士守衛邊疆,可朝內轄區不乏惡劣鄉紳,兇殘匪徒,所以朕需要你們,中朝的百姓也需要你們。”
一群士子就像被打了雞血似得,齊聲眾呼,“學生願為吾皇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朕是一國之君,身處高位,心懷百姓,卻又觸不及他們。而你們,就好像是朕的左右手,處於中朝各地,認真辦事才能以解朕憂。自古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對此解讀有誤之人,可能認為為官一任,不撈個盆滿灌滿就白做了官。”
“呵,或許這也是你們其中一部分人如是想的。但是,今天,朕坐在你們的面前,可以笑著告訴你們,朕可以賜予你們官職,朕,也可以拿了你們的腦袋!”
“以後,在你們欲要圖害百姓的時候,莫不要忘記朕今日的話!”
一個榔頭一顆棗,唬的眾士子熱血澎湃,出宮的路上三三倆倆的在一起討論個沒完。師中泰在一旁看的好笑,無聊至極開始掃描皇宮的環境。
“中泰兄,聽說你馬上就要成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