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我們中計了啊!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我們自以為是黃雀,沒想到他李幽雲才是。不過,想要就這麼吞下我的勢力,你也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傳令全軍,留下十萬人,其餘人隨本王撤退!”李武果斷下達了命令。
藍染很快就想明白了李武的想法,十萬是斷後,也是向李幽雲表明態度。
“你想要的結果我給你了,現在就不要再阻擋我的腳步了。”
這就是李武給出的答覆。
李幽雲需要的是一個個弱的,可控制的藩王,絕對不是一群手握重兵,野心勃勃的藩王。李武還不能死,每多一個王爺,對於李幽雲的江山就越是穩固。
李幽雲要做的就是壓榨和平衡各方勢力。
讓他們之間互相牽制,互相畏懼。
畢竟李振江到現在還沒死呢,李幽雲還不至於將他其他兄弟全部弄死,好歹要留些顏面。
這是想明白這點,李武才果斷撤走,藍染只能對那些斷後的兄弟們表示默哀。在這種鬥爭當中,他們真的不佔據太大的優勢。
所有的七王聯合在一起方能與李幽雲抗衡,現在,七人各自為了自己的利益爭鬥,自然給了李幽雲可乘之機。
……
另一邊,經過多番較量,竺內部的聲音終於得到了同意,他們決定派出使者向帝國傳遞訊息,承諾臣服於帝國,同時會交出手中的兵權,只求能夠保證他們這些人三代的富貴。
李幽雲是在早朝上知道這個訊息的,眾多大臣就此事議論紛紛。
“臣以為此事可行,這樣既宣揚了我國的國威,同時又兵不血刃的解決了問題,出去也是一樁美談。幾百饒富貴罷了,與整個竺想必不足道爾。”馬瑞道。
有贊同的聲音,自然也會有反對的聲音。
馬瑞的老對頭胡燕南道:“陛下,臣以為此事萬萬不可。這些黃毛看似投降,向我國臣服,實則是養精蓄銳,有避開我國鋒芒留待來日之嫌。而且,沒有經過戰爭的洗禮,他們難以見識到我國的強大之處,心中多少會存在怨氣,到時候日積月累下,後果不堪設想!”
“照胡大人這麼,我們必須要與竺兵戎相見了?”馬瑞不悅的道。
胡燕南認真的道:“這是自然!”
“呵呵,胡大人,不是我對你有什麼意見,只是這次我們要做的事情擺在那裡,我們會焚燬異族的書籍,斷絕他們的文化傳常以後的異族根本就沒有人讀書識字,等老一輩的人都死光了,誰還會記得以前的事情?更何況,竺人不過是換了一個統治者罷了,對他們其實是沒有任何影響的。”馬瑞寸步不讓。
李幽雲饒有興趣的聽著大臣們的爭論,該怎麼做他心中已經有了計較,只不過現在帝國在到處征戰,這點事根本就是微不足道。反正現在閒著也是閒著,不如聽聽兩個大臣爭吵來打發無聊的時間。
其實很多人都看出了李幽雲的意圖,包括正在爭吵的馬瑞和胡燕南。
他們這種爭吵更有些向例行公事。
議事閣在極大程度上抑制了皇權,李幽雲對此頗有微詞,所以大臣們不和自然是他樂意見到的。兩人都是議事閣的元老,此時的爭吵不過是做給人看的。
在場的都是明白人,只有那個遞交文書的使者是真的是麼也不知道。
他感覺自己就像是驚濤駭浪中的一艘船,不斷的在風雨中飄搖,他的心臟隨著兩饒爭吵時快時慢的,生怕星雲帝國的皇帝不管不鼓對他們發動戰爭,這是他們絕對不想看到的。
李幽雲看著瑟瑟發抖的使者,聽著爭吵聲,輕笑出聲。
他擺了擺手道:“朕有些乏了,改日再議。”
於是眾大臣拜別了李幽雲就紛紛回家去了,只留下一個使者孤零零的跪在地上,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是好。
有些事情不是以人個人意願為轉移的。
李幽雲很顯然是同意兵不血刃解決問題的,但是他並不像給那些黃毛榮華富貴。能自己拿的東西,他不想讓別人給。
西華知道,這件事短時間內是不會有結果的。
他現在都能預見到,皇室蓄養的那些暗衛這時候已經在前往竺的道路上。帝國的訊息很靈通,沿線遍佈下。
竺發生的變動是逃不過他們的眼睛的。
只要將統治竺的那部分黃毛都殺了,竺的事情就能夠完美的解決。
有時候西華會情不自禁的將李振江和李幽雲放在一起進行對比,他發現,兩饒性格和處事方式有很多相似之處,又有很多不同。
這件事如果是李振江處理,他覺得會更偏向胡燕南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