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華擔心的問題他也想過。
水泥還有戰馬都是屬於戰略物資,老李不可能眼看著這些物資掌握在李振江手中。他害怕李振江擁兵自重,不聽朝廷調遣。
當前最好的方式,當然是李振江毫無保留的將水泥生產技術獻上,同時明智的將戰馬也一併呈上。
可是,人活一世,怎麼可能事事委曲求全?
當初因為他人在京城,手中沒有軍權,所以做事情時還會受到老李的節制。可是,他現在手握重兵,雄踞北方,更是掌握著各種先進的技術,以及即將推廣全軍的內功,他還有什麼可以顧慮的?
不趁著開疆擴土的餘威狠狠的壯大自己,那他當初付出這麼大代價守住幽州的意義又是什麼?只是因為刀光劍影好看?
“這你就不用管了,只要放心大膽的去做,至少表面上,這段時間朝廷不敢明面上對咱們採取什麼動作。至於暗地裡的暗示,一律拒絕!”李振江心中有了決定。
西華皺著眉頭,他雖然覺得這麼做不妥當,但是王爺既然已經決定了,他執行便是。
“走吧,隨本王去看看學校的選址如何了。”
年後,白天一天比一天長,氣溫也在慢慢的上升,冰雪在不知不覺間融化了。
此時已經是陽春三月,正是春耕農忙的時節。
原先準備的耕牛在這個時候派上了用場,李振江將自己手中掌握的植物種子一股腦的全部拋了出去,特意劃出了一片田地,專門用來種植改良的作物。
目前,他手中的作物還不能大面積普及,幾年過後,要再過一年才能作為種子推廣。這是一個過程,急不來的。
幽州的玻璃製品運往全國各地,狠狠的賺了一大筆錢。
這次李振江做的是一錘子買賣,以後將會有大規模的玻璃投放市場,服務於人民。
玻璃廠開始擴建,生產流水線最佳化,玻璃的成本也是直線下降。雖然一塊一米見方的玻璃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不便宜,但是咬咬牙,勒緊褲腰帶還是能買得起的。
這只是對於類似京城,金陵這種富裕的地方百姓來說,就幽州當前的經濟水平來說,幽州的百姓還在吃著李振江發放的福利。
這一批玻璃製品在全國三十幾處城市進行了一次統一的銷售,帶回來的利潤非常的豐厚。
三千多萬兩白銀!
這個數字將瞭解內幕的少數幾人驚得小心肝一跳一跳的。
這來錢的速度也太快了點。
玻璃的加工製造他們也看在眼裡,那點成本相對於三千多萬兩白銀完全就是微不足道啊!
李振江賺錢快,花錢更快。
這三千萬兩,如果換做明年的軍費支出,也就是一年的軍餉而已。當然,他覺得自己做的最明智的一件事就是承諾眾人明年在開始發放每個月三十兩的軍餉。現在除了他個人出資改善軍中伙食以外,軍餉方面主要還是由朝廷來承擔的。
說起朝廷,不得不提一提水泥的事情。
京城的氣溫與這裡不同,二月份的時候就已經豔陽高照了。
李振江的人將水泥樣品帶去了京城,並且當眾演示了,將水泥與沙石加水攪拌一起,自然曬乾後,其堅硬程度與石頭幾乎不相上下。最難能可貴的,水泥可以將不同的原材料充分的貼上在一起,由水泥澆築的城牆沒有間隙,抗雨水的沖刷,這點要比石頭堆砌起來的城牆強得多。
老李當時就紅了眼,等待著李振江的人主動說出將水泥獻於朝廷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