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次全民大行動。
面對官方的強制政策,幽州的百姓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前些天挖水渠還好,畢竟是有糧食補貼家用。可是這次搭火炕是什麼鬼?
根本就沒聽說過。
出點工倒是沒什麼,原材料也是隨處可見的泥巴。但是,如果按照你們的建法,等到一燒火時,這家裡人還不得被烤熟了?
這是最先一批搭建火炕的百姓內心的真實寫照。
那些還在觀望中的百姓在對他們報以同情的時候,也在擔心自己的處境。
然而,三天過去了,並沒有傳出來誰被這叫做火炕的東西給烤死了。
那些最先搭建火炕的百姓,在三天後已經享受到那種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感覺,那感覺是從未有過的。此時已經臨近秋季,天氣白天依舊炎熱,但是到了晚上氣溫下降很快,那層紙糊的窗戶根本不當事。
如今,有了這火炕,只要一做飯燒火,屋子就會變的暖和起來。
冬天再也不用忍受那種刺骨的寒冷了。
這件事自然是瞞不住,很快就在幽州百姓間傳了個遍。
抱著眼見為實的想法,許多百姓以串門訪友為藉口,專門去那些第一批享受火炕的百姓家。當自己親身感受到那種溫度時,整個幽州沸騰了。
各家各戶爭相請求官方為自己優先搭建火炕。
幽州的百姓太多了,官方怎麼可能會忙的過來。前期的強制政策不過是為了做個示範,讓百姓親身體驗一把,感受到火炕的好處,自然會變的積極踴躍起來。
而這個時候,官方要做的就是將如何搭建火炕傳授出去。
這東西也不是隨便就來,裡面也有大學問,要不然,生活在農村的孩紙們應該都知道,火炕如果搭的不好,輕者燒火不熱,不保暖,嚴重的,一燒火,整個屋子都開始騰雲駕霧。
即使有著現場傳授技術,可是還是有許多人家搭建失敗,然後扒了重來。
秋兒在李振江的書房搭建了一副火炕,不管對現在的他有沒有用,這都是秋兒的一份心意不是。
京城。
文成與柳晴在一家客棧裡會面了。
“柳姑娘,京城的結果如何?”
柳晴聞言心情大好,“不算多,才四百多萬兩。”嘴上這沒說,可是臉上的笑意怎麼也忍不住。
跟了李振江快一年了。
在這一年裡她洗過衣,做過飯,提過水,賣過香皂。
現在,李振江將這麼一大筆買賣交給她來做,說明了是對她的信任。而且,經手這麼多錢財,看著以前高高在上的官老爺們乖乖的把錢交到她手裡,那種感覺是以前從未有過,也是從未敢想過的。
現如今,真好!
“文大人呢?”
文成可能是個面癱,聽了柳晴的話,平淡的說道:“三百七十五萬兩。”
“咳咳!”柳晴到嘴的茶水被嗆得差點噴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