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黃河,李振江想起了大詩人李白曾經寫過的《公無渡河》,不自覺的,他輕聲的吟了出來:
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觸龍門。
波滔天,堯諮嗟。
大禹理百川,兒啼不窺家。
殺湍湮洪水,九州始蠶麻。
其害乃去,茫然風沙。
被髮之叟狂而痴,清晨臨流欲奚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無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難憑,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長鯨白齒若雪山,公乎公乎掛罥於其間。
箜篌所悲竟不還。
李白這首詩到底要表達什麼,李振江不是很清楚,上學的時候就知道背,什麼意思根本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知道。
而邱耀林卻從詩中聽出了濃烈的悲情色彩,不知想起了什麼,有些黯然神傷。
其實李白的這首詩寫得是黃河的狂暴肆虐,滔天害民之形,頗具象徵意味。後來又描寫的渡河悲情故事,更是比喻那些苦苦追求,執著於自己的理想而未果的那一群人,充滿了悲情色彩,讓人可悲可嘆!
這些來往於黃河兩岸的商人,他們的理想是什麼,他們所執著的又是什麼呢?
可能,除了他們自己,誰也不知道。
一路上還算順利,雖然隨著時間的流逝,風越來越大,波濤也越來越洶湧,好在,船隻在中午前靠岸了。
下了船,李振江感激的向邱耀林抱了抱拳說道:“邱兄,此去一別不知何時再相見,珍重!”
“李兄,你我雖萍水相逢,但是我一眼就看出李兄乃是人中龍鳳,他日必可金榜題名!”邱耀林非常真誠與肯定的說道。
李振江聞言哈哈大笑,隨即毅然轉身,“我去也!”像極了江湖中的那些大俠。
只不過邱耀林感覺此人真是豁達。
過了黃河也不過是剛剛出了京城的範圍,要想前往遼寧一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坐車有些不現實,這時代可沒有柏油路,陰天下雨什麼的根本沒法走。
李振江琢磨著是不是買一匹馬代步,雖然他不會騎馬,但是可以學嗎。李振江可不認為自己笨,身為現代人,他覺得自己最強大的就是身為現代人的複製能力。
他相信,憑藉他現在的身體素質和腦力,很容易就會學會的。
所以他今天要進城去買一批好馬。
而在京城,老李已經聽說了李公公的彙報。
下了早朝,老李想了半天最終還是決定將王府的所有人全都打二十大板,其中秋兒打三十大板。
老李的意思是,身為王府之人,連王爺出去去哪了都不知道,這麼失職,要他們有何用?尤其是秋兒,作為李振江的貼身侍女,更是不知道自己家的王爺是何時不見的,這如何了得。
先打板子以示懲戒,至於如何處置他們,還要等李振江回來或者確定李振江回不來之後再說。
不知出於什麼原因,老李沒有派任何人前去尋找李振江的下落。
(本章完)
喜歡紈絝修煉手冊請大家收藏:()紈絝修煉手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