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陳功倒是沉得住氣,一臉平靜的樣子,可是白月的魅眼之中已經完全是抑制不住的興奮,畢竟看人煉丹並不稀奇,可是看主人一連開四爐丹絕對是聞所未聞的大事,她的眼眸之中盡是一片異彩。
四個丹爐在陳功的面前一字排開,越是這個時候,陳功就越發地冷靜,在他的臉上看不到一絲情緒的波動,有如一面鏡子一般。
陳功的靈識此時正一絲不茍地觀察著爐內的變化,由於前期程式控制得極為嚴格,步驟都完全一致,現在四個丹爐內的情況也基本一樣。
現在到了陳功對最後一步的細微調控了,這種細微的改變如果引起了巨大的反應,那至少就說明陳功成功了一半,當然,這種反應要是能夠提高結丹率,那麼就證明瞭他之前的猜測是正確的,說明瞭前面的操作都沒有問題,問題出現在最後一步上。
結成丹符就如寫字,無論是你寫楷書、草書、行書還是隸書,只要遵循了書寫規範,這個字的本意是不會變的,可是這些字型放在不同的環境下運用,便會起到不同的效果。
以前陳功在打入最後一道丹符的時候,都是中規中矩,就如寫字用楷書,沒什麼出奇的地方,因為玉瞳簡裡記載的就是那個樣子,把丹符的形狀和力道說明瞭一下,其他的則沒有多提。
可是實際上,打入丹符並非是必須一成不變。玉瞳簡裡之所以會只記錄最為正統的丹符,這和教科書教寫字,必須是楷體字是一樣的,對於一個初學者,要學會一個字的筆畫和結構,楷體字永遠是最合適的,至於以後你的字會發展成行書還是草書,那得看你自己的本事,絕對沒有哪本書上是用草書來教寫字的。
而且書本上也不可能把一個字的所有可能出現的形狀都例舉出來,一萬個人寫同一個字,都不可能重樣,筆畫上難免會有細微的差別,所以煉丹的玉瞳簡也是一個道理,只會講方法,不會講變化。
照本宣科,一成不變成了陳功最初煉丹的一個原則,這便是他的一個失誤,當然他前期沒有經驗,第一次煉丹,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是主要原因,以為按著“教科書”來進行肯定沒錯,卻沒有想過修真界的事情有著太多太複雜的變化,和教科書相比根本就不是一個層面的東西。
實際上,陳功能夠在完全按照玉瞳簡的記錄進行煉丹而達到百分之十的成功率,除了陳功的煉丹天賦極高之外,證明這昆侖派的玉瞳簡裡的可操作性已經極高了。
現在陳功要做的事情就是在最後一道丹符上做變化,當然這不是創新,只是變化,以他現在的水平,還達不到自行創作丹符的境界。
陳功控制著真元力的輸出,小心翼翼地畫著丹符,然後打了出去。
一道帶著海潮法力的丹符在空中閃過,形成一個奇怪的符號,然後沒入到了丹爐之中。
丹符一入丹爐,那裡面的靈藥之氣形成的霧團馬上就破碎開來,形成了三個獨立的漩渦,然後以肉眼難以看清的速度快速地旋轉著。
陳功稍微觀察了一下,又重新畫了一道丹符,然後向第二個丹爐打了出去。
在旁邊的白月眼裡閃過一絲詫異,因為她發現這道丹符無論是法力的大小,還是性質都和前面一道有著明顯的差別,這和之前的九天完全不同。前面九天的丹符在陳功的控制下,就算她極力感應,也很難察覺出其中的差別來。
難道主人對法力的控制出現了問題?或者這是主人故意做出的改變?白月心中充滿了疑惑,但是在這關鍵的時刻,她半點聲音都不敢發出來,只能在一邊繼續靜靜地觀看。
丹符沒入第二個丹爐,裡面的霧團同樣被打碎,然後同樣形成了三個獨立的漩渦,只是旋轉的速度和軌跡和第一個丹爐裡的情況有了一些變化。
接下來的第三道、第四道丹符都有不同,四道丹符打完之後,陳功仍然一臉的平靜,雙目在四個丹爐間來回觀察著,看著四個丹爐裡越來越明顯的不同,他的眼睛深處終於有了一絲緊張和期待。
四個丹爐,十二個漩渦,在爐火和丹符的影響下,終於開始結丹。和以前一樣,這些結成的丹都是圓的,仍然是翠綠色,只是四個丹爐裡的丹藥大小、表面的顏色深淺、光芒亮度都有些不一樣。
十二顆九柏丹此時還在丹爐的半空中轉動著,懸浮著,就和陳功的心一樣,懸在那裡,不上不下。
實驗之前和實驗之中,陳功還算是能夠把持得住,現在到了揭曉答案的時候,陳功難免有了些緊張,畢竟這些可都是寶貝,如果這一次沒有成功,就意味著陳功將又失去一筆數目不小的天材地寶。
雖然在昆侖派的傳承戒指裡有著各種高階的珍寶,可是讓他能夠打基礎,迅速發展起來的寶貝卻是少得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