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與地的較量,演變成了種族之間的較量。奈何天使詭異,將神權剝離,宣稱六道之中,若有修道成仙者,獲得神之稱號,並給予神權。
天與地的較量,從量化到羈絆。猶如追逐命運的安排,蘇醒和毀滅一同生長。各自的風險,存在一半。
三回目:現世召回
少女合上了筆記本,在頁目錄書寫《沐月亦然》為題,落款“青銅女宦”著作。
這時候,霧霾已經消散,陽光穿射出了大氣層,露出了斬殺的光芒,斜射在少女窗前。
少女撥動了散落在肩上的發絲,端起了一旁的咖啡,深深呼了一口氣。仰頭含笑,笑聲呢喃道:“即使心胸暗淡無光、我也願意淺淺藏光!我想,陽和影的隨行,我不再相融孤單。”
少女說完,端起咖啡,似有向天幹杯之意。仰頭便一飲而盡,笑聲鬆柔。從窗前望去,那些日記本堆壘的步步高昇,很是醒目。
多少黑夜化為黎明,才累計了她書寫的故事,或許無法對外公開。
一年後。。。
輕彈在鍵盤的手指,似乎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未見指間落款,s郵件已經開啟,少女掃了一眼。
嘴角勾起不明的笑意,緩緩追逐開了傾城容顏。
“不出我所料,果然入選了,博聞青少年文學獎......”
正要做出回複的少女,一旁的手機振動了起來,拿起手機,只聽少女斷斷續續答應了三聲“嗯”,如此惜字如金之後,便沒有後文。
過了半歇,少女換了刺繡蕾絲禮服,站在鏡子前,總覺得缺少了什麼,期間換了各種包包和配飾,似乎都覺得不對。
最後,她的目光停駐在了那本書上,伸手拂過。正好合了她的心意,暗想穿著禮服抱著書的女孩,應該很符合這次主題。
四回目:陰陽學術
學生:“暖、先生說:“無極”即“混沌”,“混沌”即散漫飄蕩的水汽。“太極”即圓心,而圓心的出現是和圓周運動的發生同時刻的。圓周運動的主體就是散漫的水汽。散漫的水汽慢慢旋轉起來後,逐漸形成為一根中空的雲霧氣柱,雲霧氣柱的進一步加速旋轉,就在上下兩端産生離心力,離心力使得雲霧中的輕揚物質上升而形成“天”,濁重物質下降而形成“地”。“天”和“地”就組成了“世界”。由此創生過程可知,世界的前身是“混沌”,世界誕生於“雲霧水汽的旋轉”即“混沌的有序化運動”,而有了天地才有陰陽之分,沒有了世界,就等於回到世界的前狀態——“混沌”。所以“陰”在“陽”前。”
先生:“告訴我,陰陽的高明之舉是什麼?”
學生:“陰: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山北水南,日所不及。案:這是從天地這一宏觀角度論陰陽。天地是古人類所知的最大的陰陽實體。從最大的陰陽實體論陰陽性質,有大陰陽囊括所有小陰陽的意思,也算高明之舉。
陽:高明也,對陰言也。案:高者,天也;明者,日也。這還是從天地這一宏觀角度論陰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案:這是從宇宙起源角度談到了陰陽,但不是對“陰陽”一詞本身進行定義或解說。道者,導也。導者,向也。當混沌水汽從無序運動轉向有序運動,就等於車輛上了正道,開始向目的地前進了。這種在正道上的有序運動導致了太極的誕生。
太極就是“一”,它誕生於混沌從無序運動轉向有序運動的那一時刻。太極一誕生,隨後而來的就是天地的出現。天地就是“二”。天氣下降、地氣蒸騰,二氣相合,其結果就是人的誕生。人就是“三”。“三”也包含萬物生靈,人是萬物生靈中最靈者,是它們的總代表。隨後世界萬物在陰陽互動作用中世代交替,保持種群和數量的平衡。“負陰而抱陽”表示出了“陰”為“陽”的基礎或前提的意思。”
學生:“那個、先生!我...這麼解釋可否?”
先生:“有何不可,只是你想說的,並非陰陽學術,而是另有所指!?”
學生:“先生高明,學生有一疑問?所謂大千世界,證明有千千萬萬個世界,與我們所生存的環境相同,正如我們如今所議論的東西,或許能被未知的某個時空和世界,複制貼上完成!”
先生神色有些暗淡,半歇才回答道:“你、這個假設的學說很有趣,我想...你會親自論證,因為你,是個很有趣人!”
話語間,那學生抱著書,起身鞠躬道:“謝謝先生的授業解惑之恩,我似乎想到了一個論證的辦法!晚生失陪了!”
少女抱著書,朝著大門的方向奔跑而去,那瞬間、彷彿在她背後浮現了一道時光逆門,而她扭轉了在場所有人的目光,停滯在那一刻!像是相機按下快門,無法再回到前一秒,篡改主角。
她被定格是最耀眼、奪目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