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卡的辦法其實有些簡單粗暴。
甚至就像是一場劇本殺,他把所有人都安排到了李尹馨的病床前。
然後按照李尹馨的人生階段,開始透過不同人的視角,嘗試還原李尹馨的人生路線。
但最重要的是,王太卡要努力從眾人的描述中,還有李尹馨當年的反應裡,找到李尹馨的真實想法,然後再透過心跳的方式去驗證,最後一點點的補全李尹馨的心理歷程,還原出李尹馨真實的人生軌跡。
首先,是老會長的講述。
老會長時隔多年,也回想起了過往。
李尹馨出生的時候,正是三星集團事業蒸蒸日上的十七。因此,老會長一直將愛女視作福星。
老來再得女的老會長並沒有讓小女李尹馨像哥哥、姐姐們那樣,學太多的規矩,去參與企業內部的管理,他只是想讓她健康幸福地成長。
李尹馨的性格天真爛漫,活潑又開朗,她喜歡什麼,父親就竭盡全力地滿足她。
所以,李尹馨從小到大,都是自由自在,活在無憂無慮之中。快意順達的人生,像是翩躚於麗日晴空下的雲雀一般,要向著更遠處遨遊。
李尹馨從首爾梨花女子大學畢業後,獲得了法語和法國文學藝術學士學位。按理說這個時候,李尹馨應該走進家族企業去一施所長。
但是老會長對她很偏愛,不想讓自己的小女兒受苦。雖然只是正常工作,但是那在老會長眼裡,已經是受苦了。
畢竟,作為家世顯赫的三星小公主,她的人生其實本就沒有工作和壓力,她的人生只需要最大限度地去採擷快樂,就足夠了。
沒有哪個女生不羨慕李尹馨。家境富有不說,父親對她的寵溺無以復加,很多事情都安排人去替她一手操辦。
雖然生於豪門,但是對於財富與地位、快樂與幸福,均不需任何努力。別人是從起點走向人生的制高點,但是她的人生制高點就和起點放在一起。
只不過在這個時候,王太卡卻意識到了悲劇的起源。
很多的人生悲劇,起因恰恰不是因為愛的貴乏,而是因為愛的滿溢,潰不成軍,直至千里決堤。
當生命被汪洋大海席捲而去的時候,徒留一聲嘆息。
可是如果換一個角度,透過籠罩人生的陰霾往回看,就會發現在一些悲劇背後盤根錯節的,豈止是那些簡單的事?
經由記憶之路,人不能抵達縱深。
被置身於過度的保護與頂級奢華生活中的李尹馨,就在這樣完美的人生中,漸漸對人生產生了迷惘和困惑。
過度的保護,讓李尹馨的精神閾值嚴重超標,再加上沒有釋放的空間,找不到社會價值,隨後就是嚴重的精神內耗以及空虛。
同時,李尹馨在受到萬眾追捧時,也不斷遭遇人們的評頭論足,因為她的人生被人羨慕,所以必然會伴隨嫉妒和恨意,而網路暴力又是這一切的放大器。
在閾值被提高的前提下,李尹馨只能尋找更加刺激東西,讓自己的精神得到滿足。
於是,李尹馨迷戀上了賽車。她試圖在速度與激情中,去觸控與迎接生命中另一種維度上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