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人人都可成聖?
曹睿聽到邴原這麼說當即點了點頭確實如此,如果不是有人將那些聖人的言論記錄下來,那麼恐怕華夏文化也不會傳承如此之久。
“那既然如此,先生想記錄便記錄就好。”
對於邴原的這種狀態,曹睿自然沒辦法阻止,當即便決定由他去吧。
“那既然如此,我們便繼續。”
邴原看到陳泰,將剛才的那句話記錄下來之後,當即抬頭繼續說道。
“既然按照小友所說,人的慾望沒有辦法被控制,那是不是說這天下無論如何終究會陷入混亂當中,若是既然如此,我等求學治世的意義何在?”
這個時代的大儒充分地順應了孔子的出世思想,在他們看來,學習大量的知識,其根本的目的便是拯救這混亂的蒼生。
所以邴原在聽到曹睿說出人的慾望無法控制的時候,便擔憂起了他這麼多年所學是否出現了問題。
“先生我所說的飽暖思淫慾飢寒起盜心,並不是說否認大同思想。”
“在我看來,大同思想只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一個目標,就如同大部分人都想長生一樣。”
“目標只是所有人共同進步的一個方向,人們永遠無法到達,可是卻可以無限接近那個目標。”
長生不老這件事上至帝王,下至尋常百姓沒有人不想追求,畢竟人的壽命實在是太過於有限,對於生的渴望,這是刻在基因當中的無法改變。
也正是因為每個人都想要活得更久,所以在遠古時期人們便開始使用草藥,到後來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人們便開始利用各種條件進行養生,其最終目的便是讓自己活得更久。
“那按照小友所說,什麼樣的社會才為大同社會?”
邴原聽到曹睿這麼說,若有所思地看著遠處問道。
“對於現在的大漢百姓來說,戰爭結束天下處於和平,他們人人都能吃飽飯便是大同社會。”
曹睿聽到邴原這麼問,當即脫口而出。
“可是如果真是那樣,那每朝每代開始之初便是大同社會,但是他們最後都陷入了混亂當中,難道說孔聖所追求的大同社會真的不存在嗎?”
邴原聽到曹睿這麼說,不由想起了從春秋到大漢的一路上幾百年的發展歷程,在這幾百年當中,雖然說只出現了兩個大一統王朝,但是春秋之時有不少的諸侯國,在起初對待百姓都如曹睿所說的那樣,可是最後他們卻依舊消失在了歷史當中。
“這些朝代,他們雖然說在朝著大同去努力,可是他們依舊無法擺脫當前所處環境的侷限性。”
“畢竟自從商鞅開始,整個天下的君主便開始愚民,他們這麼做的目的是維繫自身的統治,但是他們卻往往忽視了最根本的力量。”
人民群眾的力量,曹睿可是親身見識過的,只是這個身處在這個時代的邴原難以理解,於是曹睿便用商鞅的馭民三策來作出解釋。
“難道小友的意思是要開民智,可若是那樣百姓豈不是難以管理?”
邴原在聽到曹睿的話後當即一臉震驚地問道。
“先生遊學天下,想必所見的也不少,我想問先生,這天下間之所以出現貪官汙吏是因為什麼?”
“那自然是那些官員自身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