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級地震爆發了。
這裡面涉及到的事情太多了,都是幾十年來沒解決的問題,一竿子都給幹上了——不得不說,魄力十足。
在這樣的大變革中,李斐因涉嫌犯罪被採取措施,作為華廣協重組之後第一個被行業禁入的重磅人物,就足以留名史冊了——多少人心有慼慼然,多少人大聲叫好,但都無法傳到黑龍潭邊上那一座安靜的畫室。
王景峰只是簡單地給林海文彙報了一下。
“嗯。”林海文正在畫新作品,所有精力都在畫上,源古典主義第四層的第一幅作品,比林海文認為的還要更加困難,技法的複雜度大超第三層,色彩感知的靈敏度同樣如此,畫面變動的細膩和靈活程度要求,更是要高出一層樓。即便林海文已經心中瞭然,手中卻依然罕見出現了無法把握的情況。
常碩在聽完他的描述,看他的一些練習之後,感到不可思議之餘,也給了個評價:“第三層和第四層的區別,大約相當於現在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和擁有真正類人智力的人造物,差別之大,是革命性的,甚至是難以想象的。”
挑戰之大,讓林海文也不得不重新退兵重整——他還需要在第三層打磨。凡·艾克懸浮球能給他的幫助,從這一刻開始,已經不多了。
林海文讓王景峰等一下的時候,王景峰是非常意外的——以之前林海文的狀態,如果不是火災地震,根本沒有什麼事情能夠把他從畫室帶走。華廣協成立的時候,原本十二位顧問中有林海文一席的,還很靠前,但林海文閉關,誰也沒敢把他弄出來,所以就不了了之了。
“想通了?”
“沒有,”林海文搖搖頭:“一下子估計是不成的。”
“哇,這要是傳出去,要嚇死不少人,你也有做不成的事情。”
林海文瞥他一眼:“你們是走路都走不好,我是開飛機遇上點麻煩,能一樣麼?”
“……你有啥事吧?”
“《七月和安生》怎麼樣了?”林海文想起來關心一下祁卉的作品。
“前兩天剛開拍,挺順利的。”王景峰想起來都好笑,找《花樣年華》的時候沒什麼感覺,但是《七月和安生》的時候就很明顯了,想要拍的導演不少,包括幾位頂級導演都很客氣表示有興趣,他們的目的是啥,王景峰也不是不知道,原本想要請示一下林海文,但他沉迷閉關,最後是公司內部評估,找了一位四十不到的青年導演,從題材、風格和過往經歷的角度選出來的。
溝通來看,還是很有想法的一個導演。
“唔,那就好,過幾天我去組裡看看。”
“……好。”
好嚇人啊!
整個劇組都是這麼認為的,敦煌大老闆,娛樂圈權柄,全球吟唱的林海文要來現場視察了。
緊張,緊張之後就是興奮。
誰沒有一夜爆紅的野望?誰沒有一步登天的夢想?誰沒有天下掉餡餅的奢念?誰沒有我是故事主角的期待?
林海文是能夠給他們這一切的人。
這樣的人跟他們日日祈禱的神佛,還有什麼兩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