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名列十大最貴畫作購買人行列的富豪,劉總當然是在客氣。
“再高就要擠掉蒙克的《吶喊》了吧?”
“價錢上是,不過也要考慮通脹嘛,而且《吶喊》畢竟有一段時間了。”
《吶喊》毫無疑問是世界上最知名的油畫作品之一了,尤其除掉那些博物館、美術館裡頭的非賣品之後,它的排位會變得極為靠前。但這幅畫的最近一次拍賣,落錘價格大約1.07億,也就是比林海文當前這個價格貴650萬美金,幾乎都算不上是個差距了。
“誰關心通脹啊,價格就是價格了。”
“是有希望進入前十行列嘍——難以相信。”劉總是真的難以相信,他雖然做了破億的準備,但也只是覺得會將將破億而已,畢竟《父親》是一幅典型的東方面孔作品,在巴黎未必那麼受歡迎。黑的白的都有希望,唯獨黃的,現在還不是那麼理所當然。
難道是因為林海文也是個黃的?
匪夷所思。
在他們聊天的時候,5億,這應該是他最後一次叫價了。
拍賣師聞到第二遍的時候,切爾西老闆阿布叫了第一次價,1.1億——正式超過了《吶喊》的價格。
黃作文倒吸一口氣,他的心理價位是無論如何不能超過1.1億——不是說他不願意多出幾百萬,而是他的心理價位就是這麼多,什麼東西都是有價格的,超過了那就不值了——比如一萬多的水果機,值得買麼?不值當的。
這幅畫離他而遠去了。
“在等等吧,總歸還會有機會的,他的藝術公司那邊不是也賣麼?”
“私下裡不一定比拍賣會好買哦。”黃作文還是很懂的,華國人奉行財不露白,尤其現在大佬們個個想得比較多,所以私下接觸購買的可能性更大一點,而以林海文的作品數量,無論如何都是不夠用的。黃作文當然是有錢人,但還不是那麼有錢——華國有錢人太多了。
劉總聳聳肩膀,算是認可這個說法。
阿布的出價,引發了現場的一陣騷動——這種在最後時刻才開始出價的做法,有一種勢在必得的意味,這位俄羅斯寡頭又向來以一擲千金著稱。當拍賣師兩度問價之後,仍然沒有人出價,似乎大家都自認沒可能敵得過阿布了。
“呵。”
黃作文突然嗤笑一聲,舉手把價格喊到了1.15億。
1.2億!
被他打了個岔,氣氛似乎一下子鬆解了很多,1.2億也沒能拿下,最終,這位超級富豪以1.35億的價格,將《父親》送到了拍賣史前十的行列當中。
1.35億美金!
9.2億人民幣!
瘋了!
“林海文新作《父親》,以1.35億美金落槌,總價超1.5億美金,買家為俄國首富,頂級收藏家,切爾西俱樂部老闆羅曼·阿布拉莫維奇。《父親》憑借這一數字入列全球油畫拍賣紀錄榜前十,位列第八!”
華新社這則快訊,堪稱為這場舉世矚目的拍賣會頂出了噴薄而起的最後一下。
“原來一個人最大的成就,是在還活著的時候,就把自己寫進了歷史!”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