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上午好,嗯,前天,我在大都會陪同我的老師常碩先生,還有拖尼特,格哈德·裡希特先生,加斯佩·瓊斯、阿德裡安·戈特利布等等同仁,一起參觀了這次展覽,看了油畫從誕生之初,從威尼斯、佛羅倫薩,到巴黎、巴比松村,數百年來,無數畫家在這條道路上孜孜以求,有些人成功了,諸如達芬奇、安格爾,成為時代的藝術巨擘。當然更多的人失敗了,所以湮滅在了歷史中。
自19世紀以來,現實主義、印象主義次第崛起,立體主義、後印象主義、抽象表現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成為大家,尤其是我們在座的藝術學生們,最耳熟能詳的一些語彙,古典、學院,作為落後的象徵,消失了。
戈特利布跟我說,過去十數年來,他看過很多古典主題的高水平畫展,但往往作品到安格爾就戛然而止了,後面再也沒有能與之並列的名家。而這一次,當看完了安格爾的《加拉的波林娜·埃蓮諾爾》之後,他發現還有路可以繼續走下去,那就是我的《畫室的窗外和黑龍潭》!
和之前大量的人物、肖像畫不同,黑龍潭基本是一幅風景——這對古典學院派來說,是比較罕見的。但如拖尼特教授所說,自然女神在很久以前被人化了,成了一個女人,一個女神,她可以是維納斯,也可以是聖母瑪利亞,還可以是蒙娜麗莎,是波林娜·埃蓮諾爾……總之,大師們著迷於將一個一個女神畫出來,她們優雅、秀麗、美,這促使古典學院主義主宰了文藝複興,誕生了大衛、安格爾等等藝術巨人,但同樣,當大眾審美對這些女神厭倦的時候,學院主義被邊緣化了。
你不能說它不對,但也不能說它是和流派密不可分的。
自然應該回歸自然,它當然可以是一個女神,但也可以只是一片湖水,一條河,一幅窗外的畫面,這世間有什麼不是自然所有呢?我們永遠不應該將這一流派限縮於一點上,那隻能說明畫家們太懶惰了,不願意去定義真實的古典學院主義。
《黑龍潭》的創造在於……
源古典主義所代表的是……
我個人對油畫的理解……
我喜歡這幅畫會是一個開始,一個鼓勵,鼓勵我們的藝術家,面對自然的時候,要更加主動,更加勤奮,自然世界裡,不僅僅有取之不竭的資源、礦石、水等等,它也擁有著取之不竭的藝術和美,永遠不要說你已經走到了最後一步,往往那時候,你甚至還沒有邁出第一步。
謝謝。”
一次完美的演講。
從所有人臉上,因為受益匪淺而面露愉悅的神情中,可以看得出來。
“我以為他會把抽象主義罵一頓,畢竟現在是他出風頭的時候。”鹿丹澤跟王鵬咬耳朵:“結果他居然老老實實說完了。”
“現在他是大師了,巨匠了,你知道不知道?以後要有人給他立碑立傳的,還不得注意點?”
年輕人,你對你的老師一無所知。
撤掉演講臺之後,幾張大沙發和茶幾被搬上臺,院長、羅傑教授,紐約大學另一位名家孟菲斯教授,四個人在臺上坐下來,準備進行了一個小型的峰會,從探討中激發一點火花兒出來。
當然,在這之前,林海文還需要就剛才的演講,先接受幾個提問,下面的學生們,早已經躍躍欲試。
羅傑教授點了一個戴著眼鏡的女孩,看著挺嚴肅,一看就是會問正經問題的正經人。
“我想問一下林海文先生,您對找一個火爆的西班牙裔姑娘當伴侶,有沒有興趣?”
走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