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迫切希望看到這個傳奇人物,在藝術上取得了什麼樣的新成就,即便他們可能並不是真正的鑒賞家,卻依然興趣十足——所以不論林海文是否真的會藉此成為一代巨匠,但毫無疑問,在影響力上,他已經很有巨匠風采。”
“謝謝格瑞斯在前方的報導,稍後在午間新聞,我們還將繼續採訪觀看完展覽的觀眾,對於這次展覽的感受,當然,我們的記者,也會親身進去感受一下現場的氣氛,以及大師們的藝術作品,稍後再見。”
格瑞斯收起採訪的東西,把它們交給了攝影師和工作團隊,打算檢票進入展廳的時候,被一個年輕女孩——華國女孩攔了下來。
她驚奇極了。
“你好。”
“你好,我剛才看到您是nbc的記者是麼?”
“是的,你是?”
女孩自我介紹了一下:“我是華國社交媒體微博的記者,我正在現場直播給太平洋彼岸的華國觀眾,現在那裡是晚上。”
格瑞斯有點嫌惡這些新媒體記者,當然她臉上不會漏出來,更不會對遠自華國的記者撂臉色。
“我能問您一些問題麼?”
“——當然。”
“美國媒體對這次展覽也非常關注,對林海文也是如此,不知道您認為美國的傳媒和民眾,對林海文的看法如此?”
格瑞斯對華國不太瞭解,她以為記者會問她對華國有什麼感覺——在她的印象裡,似乎這些駐美的華國媒體,很喜歡問這種問題。
“嗯~,林海文在美國有非常高的認知度,不論是媒體還是民眾,很多人都知道,尤其是藝術、娛樂,以及社交媒體上的網民,他們都很瞭解林海文,知道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華國藝術家。事實上,剛才我採訪的好幾位觀眾,都對林海文的新作非常好奇,甚至是為了看他的作品而來的。
觀感的話,比較兩極,有人非常追捧,也有人對他很不感冒,我想你也知道,他是極具魅力也極具爭議的人,他的天才,他的藝術觀點,他的行事法則,都是大家爭議的焦點。但總體上,我認為美國民眾對他的觀感是很正面的,認為他一位天才的,堅持自己藝術信仰的,而且非常o的大藝術家。”
“謝謝,您要進去麼?”
“是的,我迫不及待了。”
“哈哈,打擾您了。”
微博娛樂的記者的直播平臺上,足足有一百多萬觀眾,其實他們也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人,因為安排的時間也不太長,出現這個火爆局面,可能一者是八九點鐘,黃金時段,大家就有時間了,二者是林海文的影響力,尤其國內網友對他在海外情況的興趣,也被低估了,所以預熱直播一個小時,正式直播半個小時,人數就來到了一百多萬,還在不斷地增加。
“剛才我採訪了一些美國觀眾,還有一位nbc的記者,看來林海文在美國非常受歡迎,也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大家對他的新作也十足地感興趣,那麼現在,小優也要進去了,直播暫時中止,稍後我們還會再直播採訪一下大家看完之後的感受,兩個小時後,也就京城時間11點整,如果大家還沒睡,記得來看哦。”
一條彈幕分外顯眼:
“我以為是前戲,結果你事後煙都抽完了?”